长平之战是白起的巅峰,为什么秦昭襄王为此要

生活趣事 2025-05-20 04:00www.nygn.cn生活趣事

白起:一代名将的崛起与陨落

说到风云人物,大家自然会联想到许多英雄豪杰。今天,让我们跟随风趣的小编,一起走进白起的世界,探寻这位英雄的历史事迹。

白起,这位被誉为“战神”的将领,一生指挥过无数战役,大小七十余战,未尝败绩。他的辉煌战绩,犹如星辰般璀璨。

想象一下那场东进之旅,白起歼灭韩魏联军24万,扫平了前进的障碍。接着,他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使楚从此一蹶不振。而在长平之战中,白起更是创造了历史,一举歼灭赵军45万,这场战役奠定了他在后世作为一代名将的地位。每一个英雄的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心酸历程。

白起的巅峰之战,也是他遭遇不幸的开始。在公元前257年,当他行至杜邮(今天的陕西省咸阳市任家咀村),与秦昭襄王商议时,因意见不合,被赐剑自刎。那么,为何秦昭襄王要赐死这位功勋卓著的将领呢?

白起南征鄢郢,北坑马服,战功赫赫。他的事迹被陈馀所称赞,但也因此引来了功高震主的疑虑。在《淮阴侯列传》中,有句箴言:“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意味着当一个人功高盖主时,危险便悄然而至。

将白起与西汉的韩信相比,两位英雄都因功高震主而面临困境。白起不仅赢得了秦国将士的信任和支持,还因坑杀四十万赵兵而让六国为之胆寒。如果白起有心谋反,必定有人响应。即使没有谋反之心,白起也因具有造反的能力而对秦昭襄王形成了威胁。尽管这足以成为秦昭襄王赐死白起的原因,但考虑到白起在秦国的地位,似乎还不足以支撑这一决定。

白起的命运还与他的言行有关。在长平之战后,他因反对继续进攻赵国而激怒了秦昭襄王。尤其是当秦国在邯郸之战中失利时,白起的幸灾乐祸之语更是火上浇油。他嘲讽秦王不听其计策,这无疑加深了二者之间的矛盾。据《史记》等史料记载,秦昭襄王得知白起的嘲讽后大怒,最终导致了赐死的命令。

范雎的进言也为白起的死亡埋下了伏笔。原本因功高震主而对白起有所猜忌的秦昭襄王,在得知白起的嘲讽后更加愤怒。再加上范雎的添油加醋,最终促成了赐死的决定。对于白起来说,长平之战既是他的巅峰时刻,也是他悲剧命运的开始。正如白居易在《太原白氏家状二道》中所追忆的先祖,“后非其罪,赐死于杜邮”。秦人怜之,立祠庙于咸阳。这是秦国上下对白起功绩的肯定。

白起的命运既有功高震主的因素,也有其言行不慎、激怒了君王的缘故。他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英雄豪杰在追求功业的道路上,不仅要勇猛善战,更要懂得谦卑谨慎、处理好与君王的关系。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