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机构后宫嫔妃费力讨好 皇上却最想废了它
在古代的皇宫中,后宫三千佳丽,宛如璀璨的繁星,皇帝坐享人间极乐。随着“敬房事”的设立,皇帝翻牌侍寝却成为了一件颇为烦恼之事。
敬事房,这个看似负责管理皇帝日常起居的地方,实则肩负着监控皇帝与妃子亲密行为的重任。为了保证皇室血脉的纯正,皇帝的行房记录必须得到确切的记载。
据传,自一次未遂的宫女事件后,皇帝开始对被窝里的女人产生了深深的防范之心。自此以后,每当行房之后,他都会将妃子送回原处。到了清代,皇帝更是以嘉靖旧事为戒,教导子孙并设立了敬事房,专门管理皇帝的房事。这也使得清朝的皇帝们在性福方面失去了自由。
每日晚膳后,敬事房的总管太监会呈上一盘银盘,里面放着几十块绿牌子,每块牌子上都记录着一位后妃的名字。皇帝只需看牌子而不用看人,选中的妃子牌子会被翻过来。这些进宫的妃子都是美人,否则一旦选错,就只能含泪奉旨行事。
当侍寝时间临近时,选中的妃子会按照严格的规定进入皇帝的寝宫。她必须先上床,将被子盖到踝关节处,脚露在外面,裸体裹住自己。然后,太监会把她背到皇帝的床上。妃子则从暴露在外的龙脚处匍匐钻进皇帝的被子中。这一切的严格规定都是为了防止有人暗藏武器,确保皇帝的安全。
这样的制度也给皇帝们带来了不少困扰。为了防止皇帝不加节制、过度疲劳,太监们必须在窗外守候,时间稍长就得催促皇帝。这让皇帝们很难尽兴,尤其是当太监们在窗外守候时,有时正是兴致高昂之时,却不得不因为时间的催促而戛然而止。
这种制度在清朝时期仍然被承袭。皇帝们虽然对此不满,但却不能随意更改。于是,他们设法规避这个“祖制”,比如年轻的皇帝们大多住在圆明园,以避免受到敬事房的监管。
即使皇帝们设法规避,敬事房的太监们仍然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他们不仅负责管理皇帝的房事,还要确保皇室的血脉纯正。他们的工作几乎关系到皇位继承的大问题。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旦出错就可能面临失业的风险。
最为讽刺的是,同治皇帝因为感觉后宫的生活不过瘾,竟然跑去八大胡同寻欢作乐,最终因此染上了梅毒,不幸离世。这个悲剧性的结局让人不禁感叹,即使是皇帝也有他们的无奈和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