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戈待旦
生活趣事 2025-04-28 02:12www.nygn.cn生活趣事
晋朝时期,英雄刘琨横空出世。他性格豪爽,喜欢结交有志青年,与他们共议天下大事,渴望为国家建立不朽功勋,名垂青史。
一日,刘琨得知昔日友人祖逖已步入仕途,在朝廷担任要职,内心焦虑不已。他在给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每天枕戈待旦,心中充满了杀敌报国的迫切愿望,但祖逖先行一步,已开始了他的建功立业之旅。”
刘琨年方二十六时,便被朝廷委以重任,先后担任司隶从事、著作郎、太学博士及尚书郎等职位。当他出任并州刺史时,晋阳遭遇严重灾荒,百姓生活陷入困境,大量灾民被迫逃往南方,留下的民众不足两万户。与此贼寇也趁机作乱,百姓生活岌岌可危。
面对如此局面,刘琨并未惊慌失措。他招募千余人,亲自率领前往晋阳平定乱局。战后,他妥善安葬死者,重建衙门、庙宇,组织百姓耕作,并派遣军队保护他们。不久,灾区状况大为改善,人口逐渐增多,鸡鸣狗叫声再次充盈在乡间。
胡人闻讯晋阳富饶,欲来劫掠财富,于是派兵包围晋阳城。城内军队力量薄弱,无法抵御敌兵进攻。众人焦虑不安,但刘琨镇定自若。
夜间,刘琨于城楼上对月。他的箫声悲切凄凉,如泣如诉,城外的胡兵听后无不为之动容。至半夜时分,刘琨改吹胡笳,那乐声勾起了胡兵对家乡的思念。这些胡兵大多是被迫参战,心中无不思念家乡与亲人。他们被刘琨的箫声触动心弦,纷纷落下了眼泪。天将破晓时,刘琨再次吹起箫曲,胡人再难忍受,纷纷调转马头,踏上归途。
成语“枕戈待旦”释义为头枕兵器等待天明,形容杀敌报国的决心非常迫切,时刻准备战斗。这个故事出自《晋书·刘琨传》,刘琨的英勇事迹被后人广为传颂。更多精彩故事,请关注历史频道!
上一篇:2011国考申论真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