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帝石勒遗迹:先被卖为奴 后投靠刘渊成王称

生活趣事 2025-05-20 15:45www.nygn.cn生活趣事

谈及五胡十六国的历史长河,有一位人物的事迹令人瞩目,那就是石勒。无论后人如何简化关于十六国的记载,石勒始终是一个无法忽略的角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传奇人物的世界,了解他所建立的政权。

石勒,字世龙,是羯族人,出生在山西省长治市。他属于匈奴的别部——羌渠,是南匈奴单于的后裔。在匈奴,部降成为了一种身份标识,而石勒所属的“力羯”便是其中之一。

石勒的出身非同寻常。据说他出生时,家中赤光满室,白气自天而降,见到的人都觉得奇怪。他长大后健康有胆识,擅长骑马射箭。在少年时期,石勒就深得人心。他的父亲周曷朱是部降的小领袖,而石勒常常代替父亲处理事务,受到部下的爱戴。

年间(公元302末至303年之间),并州地区发生饥荒和动乱,石勒和他的部众深受其害,甚至一度散乱。当时,晋廷的将领阎粹建议将胡人卖到山东去。司马腾的部将郭阳、张隆受命带领这些被抢来的胡人前往冀州。在这场艰难的行程中,每个胡人身后都有一幅大枷锁着他们,时不时还会受到晋廷将领的责骂和殴打。当时二十多岁的石勒也在其中。

后来,石勒被卖到茌平为人师懽为奴。他与周围的马牧帅汲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在此期间,石勒与召集到的人一起趁马劫掠,成为了一段时间的匪贼。

公元四世纪初,世界历史正朝着混乱和黑暗的方向发展。这个时期迎来了最血腥的时刻。晋廷陷入了空前的内乱,宗室间动辄兵戎相见,战乱不止。新兴的匈奴人刘渊在左国城称王。晋廷的成都王司马颖的旧将公师藩等人自称将领,在赵、魏一带起事,聚众至数万。石勒与汲桑率数百骑前去投靠。汲桑为石勒取名为“石勒”。也就是说,在投靠公师藩之前,他一直使用的是原名。

公师藩在后来的战斗中被晋廷的濮阳太守苟晞所杀。石勒和汲桑失去了领袖,为了重整旗鼓,只能召集各方力量来扩大自己的势力(其中主要是犯人和流亡之徒)。之后,汲桑自称上将军,宣称要为成都王司马颖诛杀东海王司马越和东赢公司马腾。石勒在汲桑麾下表现出色。不久后便攻入邺城,司马腾在逃奔时被汲桑的部将李丰所杀。此时是永嘉元年(即公元307年)五月。

汲桑与石勒的一系列军事行动让东海王司马越深感恐惧。于是,司马越命令苟晞等人征伐汲桑和石勒。两军在平原、阳平一带周旋了许久,大小三十余战,互有胜败。司马越恐惧,于是率军于官渡以支援苟晞。在之后的一次接兵中,苟晞大破汲桑、石勒联军,死者万余人,并收其余众。汲桑与石勒损失惨重,计划投靠刘渊以谋求发展。但在半路上又被晋廷的冀州刺史丁绍拦截并打败,再次遭受挫败。汲桑逃亡马牧,在平原被晋军杀死,而石勒逃往乐平休养力量以待东山再起。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