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白帝城古诗

生活趣事 2025-05-15 17:05www.nygn.cn生活趣事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与解读:

清晨,诗人辞别云雾缭绕的白帝城,那如梦似幻的景象令人心驰神往。千里之外的江陵,诗人却心怀豪情壮志,准备一日之内抵达目的地。猿猴的啼叫声在两岸此起彼伏,伴随着轻舟的行进,仿佛与大自然合奏一曲激昂的交响乐。而轻舟如箭般穿越万重青山,展现了一幅壮美的三峡画卷。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春天,正值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之际。当他行至白帝城时,却意外地得到了赦免的消息。欣喜之下,诗人随即乘舟东归江陵,这首诗正是他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诗中融合了遇赦的畅快心情与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展现出轻舟飞渡的动态之美。

艺术特色:

1. 夸张与对比:诗人用“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夸张手法,对比空间之遥和时间之短,突出了水势的迅疾和舟行的轻快。而“轻舟已过万重山”则以山峦重叠反衬船只如飞,展现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犹如人生境遇的转折。

2. 寓情于景:诗人巧妙地运用“彩云间”、“猿声啼”、“万重山”等自然景观的意象,将遇赦后的欢愉融入其中,使情感与景色相得益彰。

3. 结构紧凑:整首诗从“出发—行程—听觉—视觉”层层递进,节奏明快,一气呵成,给人以畅快淋漓之感。

名句赏析: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猿声的连绵不断与轻舟行进的瞬息万变形成对比,不仅展现了三峡的险峻风光,更融入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释然与洒脱。这句话既是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

后世评价:

杨慎赞誉此诗“惊风雨而泣鬼神”,语言简练却意境深远,无疑是李白七绝诗的代表作。李白的这首佳作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令人陶醉其中,回味无穷。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