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洛阳历史上的15个小名

生活趣事 2025-05-11 02:12www.nygn.cn生活趣事

洛阳,一座承载着数千年的文明史、建城史和建都史的古老城市,素有“千年帝都”之称。从夏朝开始,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定都,一百多位帝王曾在此指点江山。今天,我们就来一下洛阳历史上的那些别具一格的小名。

斟鄩,是史籍记载中夏朝的都城,位于洛阳盆地故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处。二里头遗址的发现,初步确认了这里便是夏代中晚期都城斟鄩的遗址。

西亳,是洛阳商代的古称,又作亳。西亳遗址位于今河南洛阳偃师西,即偃师商城遗址。

洛邑,为周代洛阳的古称。洛邑为周武王定鼎之地,也是史书明确记载的第一座国家层面详细规划建设的都城。

洛师,始于西周时期,师有京师、首都之意,与镐京一起构成了汉语中京师的最早来源。

成周,为西周时期洛阳的代称之一,出现在周成王五年的何尊铭文中。它也是第一座国家层面详细规划建设的都城。

王城,是周成王时周公所筑,在今河南洛阳市王城公园一带。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定都于此。战国时这里被改建为河南城。

神都,是唐睿宗及武周时期洛阳的别名,也是武周王朝的首都。神都之名最早出现在《水经注》中。武则天曾将洛阳更名神都。

京洛,原意为京城洛阳,因洛阳从夏代开始频繁作为都城,历代多有沿用。早在唐代以前,京洛一词就已广泛使用。

洛京,有两种释义。一为唐朝的东京洛阳,时人又称洛京;二为五代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定都洛阳时的称呼。后因改兴唐府为邺都而改称为东都。

中京也有不同的历史含义。一为东晋时称西晋故都洛阳为中京;二是南朝宋时称洛阳为中京;三是金兴定元年(1217年)改河南府为中京。这些不同的称呼都反映了洛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至于伊洛、河洛则是因为境内有伊、洛两水而得名。洛州则是指古代的洛阳地区。三川则是夏商周时代中原地区的别称因为境内有河(黄河)雒(洛)伊三川得名一直沿用至今并广为人知如成语中的河东河西盖世之雄等等都是借用三川代指中原华夏之地历史悠久的核心地带最后河南是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地名也是秦郡汉改河南郡涵盖今河南省黄河以南的洛水伊河流域等地以上就是洛阳历史上的小名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关注我们的频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