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扶起摔倒老人
近年来,关于城管队员在街头巷尾巡查过程中主动伸出援手帮扶摔倒老人的事件频频被报道,这些温暖的瞬间让人们对城管队员的形象有了更多的认识。以下是关于这些典型事例及处理方式的梳理:
一、紧急救助与现场处理
城管队员在发现老人倒地后,总是第一时间冲上前去,他们的举动展现了社会的温情与担当。
1. 安抚情绪与初步救助
无论是舒城县城管队员发现的那位瘫坐路边的白发老人,还是东莞常平城管片长许湛勇遇到的因电动车翻车摔倒的老人,城管队员都会首先上前询问伤情,借凳子让老人坐下,或用搀扶的方式将老人移至安全区域休息,并耐心安抚他们的情绪。
2. 联系家属与专业救援
如果老人的伤势比较严重或者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城管队员会通过查看随身物品来查找家属的联系方式,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例如郑州经开区应急管理局程坚遇到的面部出血、抽搐不止的老人,以及南充高坪区那位七旬老人,城管队员都展现出了果断和勇敢,他们立即联系家属并拨打急救电话,待救护车到达后协助将老人送往医院。
二、后续关怀与风险应对
在救助完老人后,城管队员并没有一走了之,而是继续关心老人的状况,展现了深深的爱心与责任。
为了确保老人的安全,部分案例中城管队员会直接驾车将老人护送回家,或者事后回访确认老人的恢复情况。如舒城县城管队员不仅将体力不支的老人及家属安全送回家中,四川宜宾的城管队员在扶起九旬老人后,还购买了药品帮助清理伤口,并在事后联系家属确认老人的恢复情况。
面对社会上关于“扶不扶”的争议,城管队员们以他们的行动给出了明确的回答。他们身穿制服,带着责任,以实际行动展现了职责与人性化执法的平衡。
三、社会影响与意义
这些事件不仅展现了城管队伍的人性化服务意识,更以实际行动缓解了公众对于“扶老人”的道德焦虑。家属及围观群众对城管队员的果断救助表示高度赞扬,部分事件经媒体报道后更是传递了社会正能量。这些事件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善良,也让我们更加信任和依赖我们的城管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