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边说奖牌不重要边嘲讽印度

考古发现 2025-04-28 06:40www.nygn.cn考古学家

在热闹非凡的2021年东京奥运会期间,美国媒体的报道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双标”态度。一方面,他们似乎想要淡化奥运奖牌与国家实力的直接联系,另一方面却又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中展示出对印度的体育成就进行嘲讽的现象。详细说来,这种态度的表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让我们来看看他们对奥运奖牌意义的微妙处理。在特定的时刻,美国媒体尝试以更为开放的态度看待奖牌与国家文化实力的关系。比如,《XXX日报》在7月30日的一篇报道中提到:“奥运奖牌不再代表国家文化实力。”并且强调,“奖牌与国家声望的联系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密切。”这样的言论似乎在为美国可能失去奖牌榜首的预期寻找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剂。他们还宣称,“软实力不需要通过奖牌数量来体现”,甚至将体操运动员拜尔斯的退赛行为包装为一种体现“美国自由民主价值观”的案例。

这种淡化的态度并未全面覆盖他们的报道。当目光转向印度时,美国媒体似乎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立场。以CNN为例,他们在8月4日发布了一篇题为《拥有13亿人口的印度在东京只获得3块奖牌》的报道。这篇报道刻意强调了印度庞大的人口规模与其在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量之间的反差,似乎在暗示印度在体育发展水平上的某种不足。报道中还详细分析了印度在奥运中的表现不佳源于“基础设施不足”和“资金短缺”,并将板球运动未入奥作为进一步佐证其观点的理由,这无疑强化了外界对印度的负面印象。

这种矛盾立场的本质是什么呢?实际上,这种时而淡化奖牌价值、时而嘲讽他国体育实力的双重标准做法,反映出了部分美国媒体在国际事务报道中的倾向性叙事逻辑。他们似乎更倾向于在某些特定情境下,利用奖牌数量来质疑他国的体制,而当自己未能取得预期的成绩时,又通过贬低奖牌价值来维护自身的话语权。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系列带有明显双重标准的报道,主要集中出现在2021年8月初奥运赛程的后半段,正值中美日等体育大国奖牌争夺最为激烈的阶段。这也让人不禁思考,媒体在这种国际大型赛事中的报道立场和策略选择究竟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