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凤梨释迦滞销
凤梨释迦的滞销困境及其背后的问题
一、滞销探源
自2021年9月起,台湾凤梨释迦因多次被大陆检测出含有检疫性有害生物“大洋臀纹粉蚧”,而遭到大陆的暂停进口。此前,台湾凤梨释迦依赖大陆市场约九成以上的销售份额,年产值高达12亿新台币。失去这一主要销售渠道后,凤梨释迦的价格暴跌至原价的15%-20%。
造成滞销的另一原因是虫害问题。大陆海关多次指出台湾水果存在虫害问题,台湾当局并未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检疫措施,导致恢复出口受阻。部分果农因虫害风险被迫销毁或低价处理果实。
二、现状与影响
当前,凤梨释迦的收购价格从原本的每台斤70-80元新台币暴跌至10-15元。农民面临巨大的损失,甚至有传言称某些凤梨释迦以每公斤仅约合人民币两元的价格被收购用作肥料。成千上万吨的凤梨释迦滞销,农民血本无归,连农药和人工成本都无法收回。
在本地市场上消化这些凤梨释迦又面临新的难题。台湾的消化能力有限,自产自销需要承担高昂的包装和物流成本,导致售价缺乏竞争力。释迦鲜果的保质期很短,加工成果干或罐头需要额外的设备和技术投入,短期内难以推广。这使得果农和商家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三、争议与出路
当局将大陆的暂停进口归咎于“政治打压”,煽动对立情绪而未能务实解决虫害问题,引发广泛批评。与此蓝营及台东地方官员呼吁两岸共同协商解决检疫问题。他们普遍认为,恢复大陆市场是凤梨释迦产业的唯一长远出路。台东县长曾指出当局承诺的促销措施落空,农民对政策失去信心。随着形势的恶化,各界开始呼吁更为积极的行动和解决方案。
四、长期隐忧及未来展望
如果台湾当局继续回避检疫整改和两岸沟通,凤梨释迦产业将面临进一步萎缩的风险。目前的短期促销和补贴只能解决表面问题,难以解决根本矛盾。许多农民被迫放弃种植或转而种植其他作物,这将威胁到整个产业的未来生存能力和发展前景。从长远来看,需要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改革措施来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需要层面的努力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