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治国有着贞观遗风的之称 最后为何将皇位

考古发现 2025-03-31 11:37www.nygn.cn考古学家

今天,趣怪网带大家领略贞观遗风的韵味,这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

提及武则天治国,大家总会想到郭沫若的评价——“贞观遗风”。在武则天执掌大唐时期,国家政策的稳健,军事战略的周密,文化的复兴,以及国家的繁荣,都使得大唐成为当时的世界强国。这种繁荣景象,让郭沫若称赞她为“贞观遗风”。

为何武则天拥有“贞观遗风”的治国才能,最终却选择将皇位归还给李家呢?这其中至少有三个原因。

武则天已经年老。她登上帝位时已经六十七岁,考虑立太子时几乎八十高龄。年岁增长使得她更加怀旧念旧。在回忆往昔的岁月里,她自然会想到陪伴她更多的李家之人。在决定谁将成为太子时,她的选择更多地站在了李家的立场。

宰相狄仁杰的劝谏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武则天的侄子等人试图谋求太子之位。他们多次向武则天进言,只有同姓的人才能立为太子。狄仁杰却提醒武则天,究竟是侄子还是儿子更亲近?立儿子为太子,死后还能进入太庙享受祭拜;而历史上从未有侄子供奉姑姑于太庙的先例。经过深思熟虑,武则天认同了狄仁杰的观点。

武则天意识到支持李唐的势力仍然强大。虽然狄仁杰的话打动了她,但真正促使她做出归还皇位决定的,是她看到了李唐势力的强大。她的男宠和兄弟都被劝说在她耳边吹风,建议她立李显为储君。甚至在大唐征兵时,人们纷纷响应李显的到来,应征者众多。武则天意识到,即使她将皇位传给武家,恐怕也守不住这江山,反而可能给武家带来灾难。

明白了以上三点原因,我们就能理解武则天最终为何决定将皇位归还给李家。这就是历史的魅力所在,每一个决策背后都有复杂的原因和考量。关于武则天的事迹,如果大家还有更多的问题和看法,欢迎留言讨论。这就是趣怪网想要分享的全部内容。

上一篇:中国四大宰相诸葛亮上榜你了解他们吗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