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历史之最(不知桥上走,已到对岸来——常德
常德城的北边,有条穿紫河,早些年的时候,这里还是一条臭水沟,不仅鱼虾绝迹,河道还淤塞着难以清除的水葫芦,每到夏天,蚊虫滋生,两岸居民苦不堪言。经过若干年的综合治理,穿紫河不仅蜕变为“海绵城市”的重要枢纽,还摇身一变,成为大美常德的“颜值担当”。
如果把穿紫河喻为城市的“金腰带”,那么七里桥是装点其上最重要的一环。在丹阳路的最北端,七里桥横跨穿紫河与姻缘河的交汇处,过了桥头,向左,是充满异域风情的“德国小镇”,向右,则是古色古香极具人文气息的大小河街。一河,一桥,一街,一镇,中西在此合璧,令人流连忘返!
单说这七里桥本身,就是常德为数不多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建筑。现今的七里桥气势恢宏,双向四车道,桥下可行船,两旁的人行走廊重现了明代风雨廊桥的古朴风韵,市民置身观景台,穿紫河的秀美风光一览无余!
竣工于2014年
可谁又还记得,短短的六年之前,七里桥是什么模样呢?刚好网上翻到一张老照片,又勾起了我的回忆。只依稀记得,坑洼不平的桥面,桥洞下的拦污网,过了桥头一排安置小区,一个石材加工厂,还有一个很大院子的废品站。
历史也许就是这般被时间筛选后沉淀下来的记忆,可以是一张照片,可以是一段文字,也可以是口口相传的故事!关于七里桥最早的的,得见于巴玉华女士《家在常德——从满清到新中国,1909-1951》,她是上世纪20年代出生在常德的美国人。
巴玉华女士《家在常德》七里桥
再往上追溯,七里桥最早见于明朝嘉靖《常德府志》,为知县钟銮所修,后又经就藩常德的明荣恭王朱载瑾捐资500两白银重修 。又有传说该桥由崇祯帝时兵部尚书杨嗣昌所修,他曾上书朝廷,说自己为家乡常德做了一些好事,其中最显著的是“城加三尺、桥修七里、街修半边”,借此向朝廷邀功。其实所谓的“桥修七里”,只是在距城府北七里之地修建了一座小石拱桥。现在七里桥桥头刻有今人撰联七里桥桥非七里,半边街街是半边,杨阁老无论有没有修桥七里,总归留名青史了!
考古新发现
- 中国史上文人篆刻第一人——吾衍
- 世界上最幽灵的古堡(史上最恐怖的幽灵)
- 成语束手无策的意思解释是什么?
- 莽山烙铁头 莽山烙铁头毒性排行
- 紫外线治疗仪厂家 紫外线治疗仪厂家深圳市嘉光
- 武磊西甲第二球武磊西甲第二场
- 胆小勿近!日本民间恐怖事件
- 缘分姻缘算命-算命能算的出来,男女的缘分吗?
- 世界最老的洗衣机(洗衣机世界第一品牌)
- 张丹峰粉丝微博(张丹峰被曝出轨经纪人,洪欣
- 中国最美丽、最性感、最有气质的明星排名榜出
-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 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五经
- 笼组词是 笼的组词是
- 英国著名小说家乔治奥威尔写作风格介绍说
- 齐铭喜欢易遥吗(齐铭爱易遥吗)
- 股票600067股票600开头是什么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