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3日内不清零将问责
在面临突发疫情的严峻挑战下,安徽省宿州市于2022年7月实施了坚决的防控策略,旨在实现“三日内社会面清零”的目标,同时配以严格的问责机制。这一政策的背后有着深刻的背景和一系列具体措施。
一、政策背景与目标
宿州市的疫情始于6月26日泗县报告的首例无症状感染者。随着疫情的迅速扩散,至7月6日,泗县累计报告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数量已占据安徽省感染总数的绝大部分。面对如此严峻的疫情形势,宿州市决定自7月4日起开展三轮全员核酸排查,并明确提出了“三日内社会面清零”的防控目标,同时声明若未能实现目标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具体措施
为了有效实现防控目标,宿州市实施了以下措施:
1. 三轮排查:以村(社区)为单位,全面依托网格化体系,对核酸漏检人员、困难群众以及防控漏洞进行全面排查。同时开通“12345疫情服务专席”,收集民众的意见和建议,对漏检人员立即进行补测核酸或抗原,对群众诉求在4小时内办结反馈。
2. 严格的问责机制:每日通报未能清零的区域,对存在疏漏并未达到标准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如果三轮排查后仍未清零的村(社区),将追究包保干部和党组织负责人的责任。
三、执行情况
在执行过程中,宿州市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
1. 隔离与转运:截至7月5日,泗县已累计启用隔离房间3万余间,转运密接等重点人员3.25万人,单日新增隔离人数达到659人。
2. 高风险区域管理:泗县全域实施分级管控,共划定高风险区103个、中风险区12个,并严格执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的规定。
这一政策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讨论。部分舆论认为该政策存在“重压轻效”的风险,认为“三日清零”的目标设定过于刚性,可能会使基层为了规避问责而瞒报数据,从而导致防控措施偏离科学轨道。
无论如何,宿州市在实施这一政策时,都展现出了坚决的决心和强有力的执行力。在疫情面前,这样的决策和行动是为了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给予理解和支持,共同抗击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