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西游记:玄奘竟靠假扮灾民偷渡出关
玄奘,一个在隋仁寿二年(602年)出生的僧人,原本姓陈,名袆。他的故事并非平淡无奇,而是一场充满冒险和决心的历史之旅。据《续高僧传》记载,玄奘出生在一个殷实的家庭,有着博学多才的祖父和父亲。命运却在他幼年时期发生了转折,父母双亡,使他面临了生活的困境。幸运的是,他的二哥出家为僧,住在洛阳净土寺,玄奘经常跟随他学习佛教经典。这份深厚的宗教情感和对知识的渴望为他后来的冒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614年,隋炀帝选拔僧人时,陈袆毫不犹豫地表达了自己的志向:“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他的坚定和决心深深打动了主考官郑善果,他破例让陈袆参加考试并成功被破格录取。这一时刻标志着他正式踏上了成为僧侣的道路。
玄奘的冒险之旅并没有就此停止。在唐武德九年(626年),他听闻印度高僧波罗颇密多罗的故事,决定西行求法。初唐时期国家初定,边界不稳,出境受到限制。玄奘不断申请通行证以求西行,但并未得到唐太宗的批准。但他并未放弃,而是决定冒着巨大的风险寻找机会西行。他明白私度边关的惩罚比内地关隘更为严重,但他仍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条路。
在贞观三年(629年),长安遭遇大灾,允许百姓自寻出路。玄奘抓住了这个机会,混入灾民中偷渡出关。那一年,他刚好27岁。从此,他踏上了一条充满未知的道路,充满了危险和挑战。他穿越荒漠、翻山越岭,历经千辛万苦到达目的地——纳兰陀寺。在那里,他跟随戒贤学习佛法,并最终成为一位伟大的佛教大师。他的决心和勇气成为了后世许多人的榜样和激励。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冒险和决心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信仰和追求的故事。玄奘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就能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他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