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凌迟的具体行刑方法

世界之最 2025-04-25 18:10www.nygn.cn世界之最大全

中国古代凌迟的具体行刑方法:深入解读与图文展示

这篇文章由奇技网的小编精心整理,带大家领略古代刑罚的残酷现实。

凌迟,俗称“千刀万剐”,是一种肢体解离的惩罚方式。在清朝末年的实践中,这种刑罚被具体化为“八刀刑”。刽子手利用一篓编上号码的锋利刀具,按照特定的顺序,将犯人的肢体一一割下。第一刀切胸口,接着是二头肌、大腿、手臂至肘部、小腿至膝盖,最后枭首。肢解后的尸体残骸被放入篓中,头颅则公开示众。

凌迟的原始含义是指山陵的斜坡,逐渐降低、减轻之意。但转用于刑罚,却意味着在执行时,将犯人身上的肉零刀碎割,使受刑者缓慢死去,以加重其痛苦。关于凌迟的起源,说法不一,通常认为始于五代时期。在元、明、清三朝,凌迟被列入正式的刑罚条例。

历代对于凌迟的具体行刑方法并不统一。有的资料记载,一般切八刀,顺序是先切颜面、手足、腹胸,然后枭首。但不同的刽子手在执行时,各有独特的习惯。有的刽子手用细眼鱼网罩住犯人身体,每刀只割下指甲大的一片肉,每10刀一歇一喝,使受刑者极度的恐惧和痛苦。清代的凌迟分为24刀、36刀、72刀、120刀等多种,明朝的专权太监刘瑾曾被奉旨剐2357刀或4700刀,行刑时割肉三天。

由于这种刑罚极其残酷,曾引起外国人的干预。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曾向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请求中国不用凌迟酷刑。为了照顾洋人脸面,后来采取了一个折中办法:凡洋人交出的中国人犯,不论何罪,都不再使用凌迟。但关于凌迟的废止问题在朝廷中一直有争议。随着文明的发展,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终于决定永远删除凌迟等残酷刑罚。从此,这一维持封建秩序的极刑被废止。

上一篇:如何诞生的空调 其历史与发明者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