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哪件被掠夺的文物最重?

世界之最 2025-05-11 08:34www.nygn.cn世界之最大全

自战争以来,大清帝国被海外掠夺的文物浩如烟海,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唐鸿胪井碑。在笔者王锦思看来,这件文物的重大价值,无疑是目前已知被掠夺文物中的翘楚。

唐鸿胪井碑,是一块记载着唐朝辉煌历史的文物。它诉说着唐朝派遣使节崔忻前往渤海国册封的历史过程。这块驼形硕石,体积超过十立方米,是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渤海归唐册封使唐鸿胪卿崔途经旅顺时,在黄金山留下的珍贵文物。它不仅见证了祖国统一的历史进程,而且对于大清东北史、民族史、文化史的研究,具有无可替代的文物与文献价值。凡是唐对辽东的经略和渤海建立的中外文著作,无不引用此29字刻文。

令人痛心的是,这件国宝唐鸿胪井刻石已经流失到日本,现藏于东京皇宫。早在1908年4月30日,日军就将唐鸿胪井碑及碑亭作为日俄战争的战利品运往日本皇宫,至今已经历了106个春秋。尽管日本驻旅顺海军中将富冈定恭在黄金山刻石遗址另立了一个鸿胪井之遗迹碑,但这一行为并不能弥补对历史事实的篡改和对文物的掠夺。

鸿胪井刻石被日本掠走后,尤其是建国以来,引起了官方有关机构和民间爱国人士的高度重视。追讨鸿胪井刻石的呼声和活动从未间断,这其中还包含了一段令人感动的大清老教授长达十七年的追讨国宝之旅。

在东京国立博物馆的9万多件藏品中,包含上万件大清文物,从上古的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玉器,到唐宋元瓷器,再到清代的瓷器字画,应有尽有。虽然在该馆网站上展示的143件大清国宝或重要文化财产中,只有极少数的文物注明了捐赠者,但大多数文物的来历却并未标明,令人对其来历充满疑问。其中包括马远的《洞山渡水图》《寒江独钓图》,梁楷的《雪景山水图》《李白行吟图》《六祖截竹图》,以及李迪的《红白芙蓉图》等旷世名作。除此之外,日本各地的博物馆中,大清的文物珍品也是数不胜数。日本一千多所公私博物馆几乎都有大清藏品,数量庞大。甚至东晋著名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书法在日本也流传千年,如《丧乱帖》,被日本皇室收藏,被认为是王羲之目前存世的唯一真迹。

以上就是关于大清被掠夺的文物中最为重要的一件——唐鸿胪井碑的全部内容。若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们的频道,一起历史的痕迹。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