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是怎么确定“秦始皇”这一称号的呢?
热点事件 2025-04-26 19:49www.nygn.cn今日热点事件
在古老的中国封建社会,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尊称。“皇”与“帝”这两个称号,最初并非合二为一。如广为人知的“三皇”、“五帝”,在早期的历史中,国家领袖更多地是以“王”来称之,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齐王、燕王、赵王等。
这一传统,直到秦始皇嬴政的出现才被打破。嬴政是如何将“皇帝”这一称号赋予自己的呢?这背后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到来,周王室的权威逐渐消退。一些强大的诸侯国君主开始自称为“王”。而在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凭借强大的武力统一了中国,灭掉了其他六国。嬴政深信自己的功绩超越古人,甚至连古代的“三皇五帝”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为了将他的成就永久地传承下去,嬴政决定更改自己的称号。他召集了群臣,商讨此事。丞相王绾建议维持“王”的称号,因为自商周以来,称“王”意味着真正拥有了天下。嬴政并不满足于这种短暂的荣誉,他渴望的是一个能万世永传的朝代。
李斯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他说,鉴于嬴政统一四海的伟业是前所未有的,他的功绩远超三皇五帝。在古代神话中,有天皇、地皇、泰皇的说法,其中泰皇最为尊贵。嬴政可以自称“泰皇”。嬴政却认为“泰皇”与之前的称号区别不大,他更倾向于结合“皇”与古代的“帝”号,创造出全新的称号——“皇帝”。
嬴政决定自己是“始皇帝”,后世则按数计算,如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承无穷。
于是,这位伟大的统治者嬴政,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后世尊称为“秦始皇”。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秦始皇如何确定这一称号的历史真相,以及更多精彩的历史故事,请关注奇技网。这里,是历史的起点。
上一篇:四川专科学校排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