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化水稻起源于中国
科学家们最近对驯化水稻进行了大规模的基因组重新测序,以追溯其祖先的起源。这些经历数年进化历程的驯化水稻,终于揭示了它们的起源地:中国的长江流域,而非之前认为的中国和印度两地起源。
亚洲水稻(Oryza sativa)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现代品种繁多,已知的就多达上万个。其中,粳稻(japonica)和籼稻(indica)是最主要的两种水稻亚种,它们代表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水稻类型。
由于水稻的高度分化,其起源问题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一种观点是单起源模型,认为籼稻和粳稻是由野生稻一次驯化而成。而另一种观点是多起源模型,认为两种水稻类型是在亚洲不同地区分别驯化而来。近年来,生物学家在籼稻和粳稻中发现了明显的基因差异,这使得多起源模型受到许多学者的支持。
研究人员通过重新评估驯化水稻的进化史和系统发生关系,并采用更现代化的计算机算法,得出了新的结论:籼稻和粳稻具有相同的起源。它们的基因关系更为紧密,与印度和中国其他的野生水稻相比,关系较远。
研究人员还对不同的驯化和野生水稻中的630个基因片段进行了重新测序,利用最新的建模技术(与人类演化基因数据处理技术相似),其结果支持了驯化水稻的单一起源理论。
科学家还运用了水稻基因的“分子钟”技术来确定其进化时间。推算结果显示,驯化水稻大约起源于8200年前,而籼稻和粳稻的分化发生在3900年前。更令人信服的是,分子数据与考古研究结果相吻合。考古学家在长江流域发现了8000到9000年前驯化水稻的存在证据,而印度恒河地区的驯化水稻起源则始于4000年前。
纽约大学的生物学家M. Purugganan表示,由于商品贸易和劳动力运输,驯化水稻从中国被带到了印度,并可能与当地的野生水稻发生了杂交。驯化水稻的真正起源应该是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