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了!猪价跌翻天
随着日历翻页至2025年的某个春日,国内生猪市场依然呈现弱势态势。截至3月23日,我们观察到外三元标猪的出栏均价已跌至每公斤14.63元。相较于前一日,这个价格轻微地下跌了五分。遥看北方那些昔日熙熙攘攘的养殖区域,如今呈现出一片“绿油油”的下跌景象。这一波猪价下跌的背后,隐藏着多重复杂因素。
首要核心问题是供应过剩压力的突出。现在的生猪产能持续高企,在去年的基础上不断攀升。更令人瞩目的是能繁母猪的存栏量,连续三个月正向增长,已经攀升至惊人的四千万头关口,为未来的标猪供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仅如此,规模化的猪企出栏计划也在持续增长,市场流通的猪源愈发丰富。加之压栏增重现象愈发普遍,生猪出栏的平均重量也在上升,这使得猪肉的实际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
与供应端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消费需求的支撑乏力。我们进入到了二季度的传统消费淡季,餐饮业的猪肉需求增量有限。南方曾经的季节性需求如腌腊等也消退下来,屠宰场的开工率维持在低位。更令人担忧的是,居民的消费趋势呈现出“降级”的态势,对于高价猪肉的承接能力显得尤为薄弱,白条猪肉的走货量增长缓慢。
市场情绪方面,近期的合约报价持续低于现货价格,反映出市场对未来5-9月的猪价前景持悲观态度。养殖端在月末面临着出栏压力,部分大型猪企和散户的心态也开始动摇,这进一步加剧了短期的供应压力。
展望未来短期行情,下行风险仍然存在。标肥价差的收窄导致肥猪价格迅速回落,可能会进一步拖累标准猪的价格。但底部也有支撑因素,如饲料成本的上涨和养殖利润的被压缩,可能会倒逼部分养殖户调整出栏节奏。尽管二育市场以观望为主,但在东北和西南等地仍能看到逢低入场的迹象。
回顾历史行情,类似的下跌行情在2024年已经多次出现。每一次的涨跌都反映了供需错配下猪价波动的周期性特征。当前市场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供需双方正在激烈博弈。对于投资者和养殖者来说,密切关注集团猪企的出栏节奏变化和二次育肥的动态显得尤为重要。希望各位养殖户稳住心态,理性应对市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