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响的爆竹声
世界上最响亮的呼唤,莫过于母亲的呼唤。每一个孩子都在母亲的怀抱中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无忧无虑、快乐成长。在我们身边,还有一群默默奉献的人,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守护着我们的安全,为了我们的平安生活无私奉献。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警营,感受他们的风采。这是公安机关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缩影。
对于豫东的人们来说,爆竹有一个亲切的名字——炮。对于七零后的人们来说,炮的记忆是与生俱来的。每逢春节,放炮的声音总是带来无尽的欢乐和刺激。记得在腊月二十三祭灶之后,村里的主路上便开始零星地响起炮声。那时的孩子们,对于能够放上一两枚炮的孩子羡慕不已,那简直是孩子们中的明星。
他们小心翼翼地摆放好炮,有时也插在雪地里。大家羡慕地看着,纷纷夸赞这炮的威武。炮手会细致地捋捋炮捻子,使它朝上竖起来,以显得这炮更为高大。孩子们会聚集在一起,紧张又兴奋地看着炮手操作。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大家都肃静下来,屏住呼吸。在大家的期许中,炮手点燃炮捻子,“啪!”的一声巨响,整个村子都为之震动。那一刻,炮手仿佛成了英雄,享受着大家的夸赞和羡慕。
春节的最高潮部分,是从凌晨第一挂鞭炮声开始的。农村有个习俗,谁家鞭炮响得最早,就说明这家人最勤快,来年的日子也会越红火。于是,差不多早上三四点钟就有人家开始放炮下饺子了。第一挂鞭炮的响起,就像是给全村孩子吹响的集结号。孩子们会不顾一切地冲出家门,追着鞭炮声一家一家地串,目的就是为了捡拾哑炮。
捡到的哑炮多了,就有了经验。细心的孩子会轻轻捏一下找到的炮,如果饱满的说明里面还有,就可以继续捡。而当大人们开始走家串户拜年的时候,孩子们已经收获颇丰了。他们会聚在一起,比较谁的哑炮多。这时,曾经的炮手也会加入捡哑炮的行列,没有了当初的特权和炫耀。最为刺激的是,有些孩子会将没有引信的炮剥开,露出来点燃,然后迅速跺上一脚引爆。这样的孩子会被视为英雄,受到大家的崇拜和羡慕。
我的父亲从来不允许我放炮,认为那很危险。后来我知道,父亲不允许我放炮的主要原因是家里太拮据。如今我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独立放炮的那一刻终于到来了!我激动了一年整整憧憬着那一刻的来临想象着在自己孩子们心中点燃鞭炮的自己会是神一般的存在然而当我真正点燃鞭炮时自己却是怕的要死捂着耳朵大叫……尽管如此在孩子们的眼中我或许仍是他们的英雄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感涌上心头让我觉得自己仿佛是他们心中的英雄即便我隐约感觉到自己的脚可能会疼……
回想起儿时的理想如今能够拥有一枚炮并亲自点燃它已经成为了我人生中难以忘怀的经历如今每当我回想起这段经历心中仍然充满着感慨和回忆这段回忆见证了我的成长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我的俩儿子却对此毫无反应,尤其小儿子竟大笑我,称我为胆小鬼。目睹满地的炮皮屑,我心中涌现出莫名的伤感。我第一次尝试扮演英雄的角色,却以这种方式落幕。更为令人遗憾的是,如今再也没有村里的孩子来扒拉哑炮,那些曾经的欢乐时光已然远去。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的家也从乡村搬入了城市的小区。这几年,禁燃令的实施让放炮成为了禁忌。于是,我录制了一段音频,试图在春节的清晨,通过客厅的扬声器重现炮声的热闹。虽然音频中的声音也很响亮,但却无法再现真实炮声原有的韵味。那种缺失的感觉,让人难以言喻。
更令我难过的是,我的妻子居然嘲笑我,称我为神经病。也许她无法理解,我对炮声的怀念,其实是对旧时光的眷恋。那些年少时的欢乐,那些与村里孩子们共同度过的春节,已成为我心中无法抹去的记忆。
如今,我只能在记忆中寻找那份久违的热闹。小区里的生活虽然宁静,但却缺少了那份年味的热闹。也许,我怀念的不仅仅是炮声,更是那种纯真的欢乐和那份独特的年味。这种情感,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只能深藏在心底,成为对过去的美好回忆。
每当我想起那些曾经的日子,心中总会涌起一阵莫名的情感。那是一种对过去的怀念,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在未来,我们能够找到一种新的方式,让年味重新回归,让那份独特的欢乐再次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