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天下廉吏第一
在曾经的热播电视剧中,关于康熙皇帝的故事被赋予了更多的戏剧性元素,其中名臣于成龙被描绘成康熙的高级保镖和救火队员。每当康熙面临困境,于成龙总是如神兵天降,及时出现并化解危机。然而历史并非如此演绎,真正的于成龙,是历史上的一位杰出的清官廉吏。
来自山西永宁的于成龙,在明朝末年的崇祯年间取得了功名。他的仕途真正起步却是在清初的顺治年间,那时他已经45岁。他被任命为广西罗城的知县,这个地方的境况颇为艰难,地处群山之中,仅有少量居民,且常有匪患侵扰。在今天看来,这样的地方更像是需要支援的贫困地区而非升职的机会。
于成龙并未因此而退缩。他上任后,立即着手解决当地的问题。他用泥土搭建办公桌,走访村寨,召集百姓归附。面对侵扰的匪徒,他坚决处决,并亲自带领乡兵捣毁贼巢,为当地百姓创造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他的清廉与作为赢得了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他们亲切地称他为“阿耶”,意为大爷或老爹。
罗城的百姓对“阿耶”的生活十分关心。他们亲自交纳田赋,并额外给于成龙留下一些钱作为买酒的钱。于成龙始终坚守清廉的底线,他留下买酒的钱但不多留,一切以够用为限。他的手下人们无法忍受这种清苦的生活,纷纷离去,最后只剩下罗城的百姓对于成龙充满了敬爱与怜悯。
罗城的百姓每天都有人探望于成龙,关心他的生活。他们凑了些钱想要给于成龙买些生活用品,但被于成龙坚决拒绝。他说自己一个人的生活简单,不需要太多东西。当于成龙的老家人来访时,百姓们再次拿出凑的钱希望他能带些东西回家照顾家人,但同样被于成龙笑着拒绝。他说路途遥远,不想让家人再承受更多的辛劳。
这位深受百姓爱戴的官员在罗城任职七年,期间他努力治理县政,招回流失的百姓,建设学校,修复城墙,疏通护城河,将罗城治理得井井有条。这样的政绩使他得到了总督卢兴祖等人的推荐,升任四川合州知州。
当于成龙离开罗城时,百姓们痛哭失声,称他为“阿耶”,表达对他的依恋和不舍。他们哭着送了他数百里远,尽管于成龙反复劝阻,但他们依然依依不舍。一位瞎子甚至决定跟随他一路算命赚钱以帮助他,因为担心他的钱不够到达合州的路费。这样的情景在今天看来或许有些不可思议,但在那个时代的背景下却是真实的写照。
于成龙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清廉和为民服务。他的事迹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和学习。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更需要像于成龙这样的清廉官员来引领风气,为民众树立榜样。让我们期待更多的公仆能够像于成龙那样,真正为人民服务,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