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刚登基时,箕子为何会说商朝会灭亡这种话
今天,奇秘网的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让我们一同走进那古老的时代,商朝末年的故事。
提及商纣王,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封神演义》中的形象。传统的历史记载里,纣王是个沉迷于酒色的暴君,与夏桀齐名。近代虽然有人试图为纣王“洗白”,但他的骄奢淫逸的形象已深入人心。实际上,从纣王刚刚登基的那一刻起,他的叔叔箕子就预感到商朝的末日即将来临。
大约公元前1076年,商朝第30位帝王驾崩。在驾崩前,帝乙有意让长子继承皇位。大臣们认为微子启虽然为长子,但其生母地位卑微,不适合担任储君。最终,帝乙选择了幼子帝辛,即后来的商纣王。
《史记·殷本纪》记载,帝辛的母亲是正宫皇后,因此帝辛得以继承皇位。帝乙驾崩后,天下称之纣。纣王身材魁梧,武力高强,能徒手杀猛兽。《史记正义》中提到他“倒拽九牛”,足见其力大无穷。
纣王登基后,自认为才高天下,不愿接受任何劝谏,反而喜欢听大臣们歌颂他的伟大。他从小喜欢华服、美酒和美人。登基后,更是变本加厉,整日与美人饮酒作乐,通宵达旦,反对意见者立即遭诛。
纣王的行为如同“以酒为池,以肉为林”,男女裸逐其间,长夜饮酒作乐(《史记》)。他对百姓严刑峻法,只顾自己寻欢作乐。这样的帝王,国亡是必然的。箕子从一开始就预见了这一结局。
纣王刚刚登基时,曾邀请自己的叔叔箕子入宫赴宴。箕子是帝乙的弟弟,为人简朴,爱民如子。当他看到纣王使用象牙筷子时,惊恐不已。因为在古老的中国,大象是真实存在的。《五帝本纪》记载,舜的弟弟之所以叫“象”,就是因其封地有地名“鼻”。虽然商朝之前就有大象,但征服大象十分困难,所以象牙一直是稀罕之物。
箕子看到纣王使用象牙筷子,知道他已经走上了奢靡之路。他劝谏纣王不要如此浪费,但纣王并未接受。箕子事后感叹说:“彼为象箸,必不盛以土簋……自此而始,故吾畏其卒也!”意思是纣王现在使用象牙筷子,接下来会追求更奢华的生活,如此下去商朝必亡。
事实正如箕子所预见的那样,纣王的生活越来越奢侈。他建造鹿台、剥削百姓、攻打周边部落和诸侯。忠臣如比干多次劝谏,反而遭冷落。最终,商朝在牧野之战后灭亡。
《史记》云:“非先王不相我后人,维王淫虐用自绝!”这就是说,商朝的灭亡并非因为先王的遗弃,而是纣王自己的荒淫所致。俗话说得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纣王一旦走上奢靡之路,就再也难以回头。多年后,纣王的教训后人并未完全吸取,类似的商纣王仍存在于历史的长河中。正所谓“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