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死的时间躲起来一件什么宝物?
刘伯温,明朝的股肱之臣,他对明朝初年的安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让我们一起探寻他身后留下的谜团。
大明洪武八年(1375年),刘伯温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将他的儿子刘琏、刘仲景叫到床前。这位64岁的大明智者,口中的话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我所写的兵书《百战神算》,是我一生的心血。可惜找不到合适的传人……皇帝生性多疑,若被他得知,必将为家人招来祸患。不如将其焚毁,以保家人安宁……”说完,刘伯温便离世了。
听闻刘伯温的死讯,朱元璋立即派胡惟庸前往青田县吊唁。胡惟庸的首要任务,就是寻找那本兵书《百战神算》。刘伯温的儿子告诉他,兵书已经被焚毁,仅留下了一本书信和一本《郁离子》交给了皇帝。
胡惟庸带着这些物品返回都城,交给朱元璋。朱元璋看到是《郁离子》时并未过于惊讶。回到宫中,他却坐立不安。他深知刘伯温视兵书如命,为何会舍得烧掉?他担心刘伯温的后裔中或许会出现杰出的人才,这部曾为大明打下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奇书,将来可能会被刘伯温的后裔从朱家人手中夺回。
在刘伯温的“三七”之日,胡惟庸再次来到刘家,声称奉皇上之命要拿走刘伯温生前所有的书籍信札。胡惟庸如同抄家一般,搜遍刘伯温的所有物品,但依然没有找到《百战神算》。
到了刘伯温“五七”之日,朱元璋竟然以修建“诚心伯府”为借口,派人去搜查刘伯温家的老屋,甚至仔细查看板缝、梁孔、墙洞。依然没有发现兵书的踪迹。
洪武三十一年,71岁的朱元璋在一场大病中去世。他临终前拉着皇太孙朱允炆的手说:“记住,一定要找到智者的兵书,不能让它落入外姓人手中。”
从明惠帝朱允炆到明成祖朱棣,再到崇祯天子朱由检,他们都没有找到《百战神算》。这部神秘的兵书《百战神算》,是否真的存在于世?或者,它已经被巧妙地隐藏起来,等待有一天被合适的人发现?这一切的谜团,都令人不禁好奇。刘伯温的智慧与谋略,将永远为后人所敬仰,而他的身后事,也成为了一段流传千古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