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对大明功绩颇多,为何却下场凄惨呢?

热点事件 2025-05-17 17:17www.nygn.cn今日热点事件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这是形容一个人,如同石灰一般,经历千锤百炼,不怕烈火焚烧,保持清白无瑕的品格。这样的人,正是我们民族历史长河中闪耀的英雄。

提及于谦,这位古代民族英雄,或许他的名气相较于其他英雄如岳飞等稍显逊色,但他的贡献却丝毫不逊色。他是忠臣、重臣,他的贡献在当时的时代是居功至伟的,他所起到的作用也是无可替代的。

于谦,生于浙江杭州,家族自高祖起便在朝为官。他从小勤奋学习,立志效仿祖辈在官场有一番作为。年仅七岁时,就被预言为未来的宰相。他二十出头便高中进士,声音洪亮,被宣宗赏识,加封都御史。

于谦的才华和品德,让他在朝廷和百姓中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反叛,于谦宣读罪状时,声色震厉,让朱高煦伏地战栗。在江西任职期间,他数百起冤假错案,更让宣宗佩服其才能。

这位英雄的命运却颇为坎坷。因为不肯贿赂宦官王振,于谦成了他的眼中钉。之后虽被召回京担任重要职务,但在英宗在位后期,因王振的陷害,被贬为少卿。尽管如此,山西、河南的百姓仍不愿他离任,成千上万的人上书请求留 him。

于谦在地方待了十九年,解决了无数民生问题,赢得了百姓们的一致认可。他的优秀政绩使得明英宗在危机关头召他回京,担任兵部左侍郎。当蒙古瓦剌部首领犯边时,于谦坚决抗敌,辅佐监国的郕王,调集军队、布置防御,最终成功抵御了瓦剌的进攻。

为了安定民心,避免瓦剌勒索,于谦主张改立郕王为帝,代宗继位后,局面得到改善。在军民一心的奋战下,明军取得胜利,瓦剌人见英宗没了利用价值,便将其送回明朝。代宗却不愿放权,将英宗软禁,直到"夺门之变"发生后才得以复位。复位的英宗知道于谦有功却将其判处弃市、抄家之刑。

于谦为明朝付出了全部心血却下场凄惨令人惋惜和悲愤不已。他的事迹激励了无数人他们追求公正、忠诚和正义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却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照耀着我们的心灵。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