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宰相身旁的人都被提拔,唯独他一直打杂-知道

热点事件 2025-05-15 09:45www.nygn.cn今日热点事件

北宋时期,有一位名臣张齐贤,他的成名之路颇为独特,起步于他那惊人的食量。他并非人们口中的“酒囊饭袋”,而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治国良才。

雍熙三年(986年),辽国的战火重燃,宋军多名大将败北,甚至失去了名将。在这个国家危难的时刻,张齐贤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前往代州抵御辽军。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才能得以充分展现,赢得了一场关键性的胜利。他的战绩在宋军漫长的攻辽战役中绝无仅有,他得到了迅速的提升,最终官至宰相。

张齐贤不仅是个能臣,还是个记仇的人。他对待恩怨的态度非常认真,即使是小小的怨气也不轻易放过。

有一次,他在行香所对副宰相温仲舒说了些粗俗的话,御史中丞张咏认为他失态,于是上表弹劾他。这件事让张齐贤对张咏产生了强烈的怨恨。

张咏的亲家也是一位诗人,他也写文章讽刺张齐贤。张齐贤找了个罪名,把他的亲家贬到了地方。他还想趁机对张咏下手,就向当时的皇帝赵匡胤进谗言,诬陷张咏的文章是他人代笔的。

张咏是个有智慧的人。他跑到赵匡胤面前,用平时的作品自证清白。赵匡胤了解事情的真相后,间接地批评了张齐贤,并赐给张咏一把红绡金龙扇以驱暑。这场风波最终让张齐贤败下阵来。

张齐贤虽然身居高位多年,但他的仆役并非都能得到提拔。有一个叫王富生的人始终没能得到好处,他向张齐贤诉苦。张齐贤揭露了王富生曾经在江南宴会上偷窃的事实,并坦言这件事一直让他耿耿于怀三十多年。他认为,一个曾经偷窃的人,并不适合担任重要的官职。

退休后,张齐贤回到洛阳,过上了悠闲的生活。他在宰相裴度留下的午桥庄静听松涛、闲拨琴瑟,与文友饮酒作诗,自得其乐。他在73岁那年病逝于洛阳,这位以食量成名的宰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保持着他的豁达与坦然,临终时还喝了满满一碗参汤。

张齐贤是一个充满故事和争议的人物。他的生活经历丰富多彩,既有治国安邦的才华,也有记仇的小心眼。他的故事让人感叹,也让人深思。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