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古人为何认为象牙可以弑杀神明?
大象,这一充满浓厚异域色彩的动物,总是令人在观览《动物世界》时倍感新奇。当我们想象人类驾驭的驯化大象,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印度、东南亚地区的热带风情,背景是一片片翠绿的香蕉林。古老的文献《说文》中提到:“象,南越大兽”,这更加深了人们对大象与南方异域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中国,驯化大象的分布也多有指向南方,如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遥远的古代,南蛮孟获的战象在战场上令蜀汉士兵望而生畏,落荒而逃。对于中原古代人群是否曾大规模驯化、饲养并驾驭大象,我们往往难以将他们联系起来。
提及战象,它们无疑是古代战场上的巨无霸,拥有强大的战斗力。不论战象本身的物理攻击和冲击力,仅其架势,就足以震慑对方士兵的心理。面对长鼻獠牙的巨兽,敌人往往脸色大变,惊慌失措。
古希腊阿里安的《亚历山大远征记》中记载,印度的战象曾给横扫世界的马其顿征服者留下过深刻的印象。印度人曾利用战象阻挡亚历山大的远征军,他们在战场上布置了一列战象,形成一条坚固的防线。战象的出现,使得号称“世界征服者”的亚历山大军队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甚至在公元前219年的特雷比亚河战役中,亚历山大的军队依靠战象的力量从侧翼涌出,突破了罗马军团的三重防线,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剑桥战争史》也指出,战象具有惊人的优势,被广泛用于古代世界的战场上。从波斯、埃及到塞琉古、安条克、帕特亚、斯里兰卡,乃至中世纪欧洲的查理曼、腓特烈的战争活动中,都有战象的身影。可见,战象在古代欧亚、北非是常见的兵种。同样地,在先秦时代的东亚,也有战象的存在。
当我们追溯历史,不禁惊叹大象在古代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它们不仅是战场上的巨大威慑力,更是古代人们驯服自然、运用智慧的象征。无论是热带雨林的印度,还是古老神秘的东亚,大象都是人们心中的神兽,它们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