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腿跑吉尼斯记录(八百多年了义乌后宅高跷还是

生活趣事 2025-04-07 00:33www.nygn.cn生活趣事

随着年终岁末的脚步渐近,义乌的民间节庆活动愈发丰富多彩。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各种表演队伍如同五彩斑斓的蝴蝶,在城乡的每一个角落舞动。其中,后宅高跷作为一颗璀璨的明珠,尤为引人注目。

每当节庆时分,人们总会看到一群高大的身影在街头巷尾穿梭。他们脚下绑着长木跷,仿佛站在云端,姿态优雅而充满力量。这就是后宅高跷表演的独特魅力,一种融合了舞蹈、杂技和戏曲的艺术形式,深受市民喜爱。

后宅高跷起源于南宋时期,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这项技艺不仅仅是一种表演形式,更是一种对忠贞爱国精神的传承。每一代的后傅村人都通过踩高跷的方式,表达着对先辈的敬仰和对品质的坚守。孩子们从小就被教授这项技艺,从扶着走到独自行走,每一步都凝聚着汗水和努力。

这支高跷表演队伍不断壮大,形式也越发丰富多样。表演者身着戏装,头戴公子帽,双脚缚木制跷棍,表演形式各异。他们时而单排行进,时而双排交叉,甚至边走边劈腿表演动作,展示了高超的技巧和无限的创意。

后宅街道后傅村的水口殿新月山塑有胡公大帝,每年正月初十都会举行盛大的迎送仪式。伴随着扛抬大蜡烛和踩高跷的表演,这一活动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后傅村也因此成为有名的高跷村,全村两百多名村民都会玩“缚柴脚”游戏,并特地组建了一支高跷表演队。无论幼者还是长者,都能蹬跷自如,表演出精彩的节目。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宅高跷不仅在当地声名鹊起,还逐渐走向更大的舞台。参加电视吉尼斯比赛的后宅街道高跷团多次技压群雄,包揽冠军。后傅村的高跷表演更是入选了义乌市、金华市、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展现了其深远的影响力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如今,后宅高跷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表演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她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记录了时代的进步。在每一个节庆日或重大活动中,高跷表演队都是最亮丽的风景线,让人们感受到非遗技艺的魅力和活力。她们演绎着人生百态,展现着时代的风貌,成为义乌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