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海警首次联演联巡
一、联演联巡阶段与详细时间线
在中俄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背景下,一场规模宏大的海上联合演习和联合巡航活动于9月盛大展开。此次活动分为联合演习和联合巡航两个阶段。
首先是联合演习阶段(9月16日至20日),中俄两国的海警在俄罗斯彼得大帝湾附近海域展开了一场紧密的演习。他们共同完成了对涉嫌犯罪船只的联合搜索、拦截和登检任务,同时还进行了海上搜救,救助落水人员和失火船只。双方还组织了舰艇开放日,甲板招待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增进了两国海警的友谊和合作。
紧接着是联合巡航阶段(9月21日至10月10日),中俄两国的舰艇编队进入北太平洋公海及北冰洋海域,开展联合巡逻。在这一阶段,他们主要执行了《北太平洋公海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公约》的相关任务,同时还进行了通信协调、安全威胁识别及救援训练,提高了两国海警协同应对海上安全威胁的能力。
二、行动主体与壮阔航程
此次行动的主体是参与演习和巡航的中俄舰艇。中方派出的是梅山舰和秀山舰,而俄方则派出的是“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和“阿纳德尔”号(或“堪察加”号)。这些舰艇从中国舟山出发,历经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楚科奇海,最终进入北冰洋。这一航程长达17000海里,历时35天,展示了中俄两国海警的坚韧和毅力。
三、任务特点与深远意义
此次行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它是例行性安排,中方明确表示此次行动是年度计划内的安排,不针对第三方。它是一次历史突破,此次联合巡航是中国海警舰艇首次进入北冰洋海域,标志着中俄海上执法合作范围的拓展。它是机制化成果,通过此次联合行动,中俄建立了海上执法力量联合巡逻的协同机制,为后续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四、丰硕的任务成果
经过紧张而有序的演习和巡航,双方圆满完成了预定的训练和执法目标,验证了联合应对海上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编队在10月17日顺利返回舟山,中国海警局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欢迎舰艇编队凯旋。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中俄两国海警的实力和决心,也进一步深化了两国之间的友谊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