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少数民族运动会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纪实:华夏盛事,民族团结的璀璨篇章
2019年,一场盛大的体育盛事在中原大地——河南省郑州市拉开帷幕。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同年9月8日至16日在这片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城市中举行。而在那之前的七月,马术项目已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点燃激情。接下来,让我们共同揭开这场盛会的精彩瞬间与背后故事。
一、赛事概况全景展示
一场体育盛会,一次民族团结的狂欢。本届运动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目光,共有7009名运动员参与角逐,创历届规模之最。竞赛项目丰富多样,共设17项,从珍珠球、蹴球到民族健身操等,每一个项目都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表演项目更是精彩纷呈,约有150项,其中浙江景宁代表团的《畲家嬉锅》《畲山竹韵》等节目大放异彩,最终获得多个奖项。
二、文化与特色的完美融合
本届运动会的文化与特色同样令人瞩目。会徽设计巧妙,以龙凤组成数字“11”,寓意“中华民族一家亲”,同时融入黄河与长江元素,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韵。吉祥物“中中”以龙娃形象呈现,服饰上印有商鼎图案,充分展现了郑州的历史文化魅力。
三、赛事成果丰硕呈现
赞助总额突破1.65亿元,展现了本届运动会的巨大影响力。郑州市委市等30个单位荣获集体二等功表彰,这是对筹备工作的最大肯定。浙江景宁代表团作为唯一的县级参赛单位,在珍珠球、表演项目中实现奖牌数突破,为整个盛会增添更多色彩。
四、宗旨与筹备的坚实保障
本届运动会遵循“平等、团结、拼搏、奋进”的宗旨,通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筹备工作涉及场馆建设、接待保障等方面,确保了赛事的顺利举办。每一场比赛、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激情与感动,见证了民族团结的深厚情感。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宴,更是一次民族团结的盛会。它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与一体,彰显了新时代下民族团结的坚定信念与决心。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届盛事的到来,继续书写民族团结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