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深受曹操器重,为何曹丕却对他冷嘲热讽?

奇闻怪事 2025-05-20 01:24www.nygn.cn奇闻怪事

就像手握一副天崩地裂的牌,刚刚摸了两圈,就听到了那张致命的炸点。他的故事史书中记载得清晰,但仔细品味,总觉其中处处透露着不寻常的曲折。

于禁,最初是鲍信招募的将领,对抗黄巾军。随着鲍信的归附,他加入了曹操的阵营,归属于王朗的麾下。王朗慧眼识珠,发现了他的才华,向曹操极力推荐,于是有了后来的于禁。

于禁的一生,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两场战役。他的封神之战是淯水之战,那时的他,在曹操遭遇反叛、军队溃散之际,只有他的部队依然能保持阵型有序撤退。当改编的青州兵发生叛乱时,他迅速收拾局面,尽管在敌人诬陷他造反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冷静,以智谋化险为夷。这展现了他的冷静和策略才智。

另一次著名的战役是樊城的决战。他带着军队赶赴樊城支援曹仁对抗关羽。屯军在城外的于禁率领三万大军与樊城形成掎角之势。名将也有失误之时。他对地形的不了解导致他的七军屯驻在山谷之中,遭遇暴雨,汉水猛涨,七军被淹,关羽乘势进攻。最终庞德战死,于禁投降。

于禁被称为“外姓第一将”,在曹操的阵营中地位显赫。然而他的投降成为了他一生的转折点,这个转折让人无法理解。他给人的印象是严厉而古板。曾经昌豨是他的朋友,但在昌豨对曹操降而复叛后,于禁含泪斩决昌豨,表现出他的铁面无私和严格执行军令的态度。这样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人却选择了偷生乞降,这似乎与他之前的形象格格不入。

于禁是名将,百战知兵。他的投降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如果他真的降了关羽,理应得到一定的荣宠。但实际上并没有。关羽死后,于禁辗转东吴,尽管孙权看重他,但依然没有任何表示。他的待遇与同时代的降将相比显得异常奇怪。

于禁投降后,他的数万士卒得以保全,甚至耗费了关羽的大批粮草。对于这样一位将领和他的部队,关羽既不杀也不用,也不遣散,这种做法同样令人费解。考虑到于禁曾经在淯水之战中的表现,他舍弃自己的名节以保全士卒生命的行为并非不可能。至于庞德力战而死,也许同样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随着关羽和曹操的离世,这些谜团无人解开,于禁的口碑也因此无法挽回。

心思深沉的于禁遇到了同样深沉的曹丕,最终落得尴尬的局面。这显示了名将的傲气与命运的捉弄。曹丕对于禁的处置也显得无奈,也许是想给他一个教训却不小心导致他的死亡。

我并非要为于禁翻案,只是感叹这位黄巾、刘备等都无法匹敌的人物,这位曹魏外姓第一将的于禁,他的怕死实在令人费解。即便他摆出拼命的架势被擒,关羽也未必会杀他。他的士卒的命运却难以预测……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