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

恐怖故事 2025-04-25 23:49www.nygn.cn恐怖视频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苏轼《思治论》中的精神内核及其时代意义》

从千年前的北宋时代走来,苏轼的《思治论》以其独到的历史洞察和深邃的哲理,赋予我们一个理念:“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这句话背后所蕴含的中华民族迎难而上、志存高远的精神内核,如今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为我们在新时代砥砺前行提供着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思想之源,解读核心内涵

苏轼所处的时代,北宋正面临诸多积弊。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苏轼以深邃的洞察力和远大的眼光,提出了治国理念。他认为,要想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勇敢面对困难,坚守目标,攻坚克难。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在于追求远大目标需直面最艰巨的挑战,克服困难的过程本身就是通向成功的路径。成功也需要勇气、专注与韧性三者缺一不可。

二、历史与现实的交融,彰显深远意义

历史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理念。从司马迁著《史记》、玄奘西行取经到李时珍编撰《本草纲目》,这些历史事迹无不体现了古代仁人志士坚韧不拔的品格。而在中国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从长征到脱贫攻坚,我们始终秉持着一种精神,那就是明知前路艰难,却仍然义无反顾地向前行。这种精神在新时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此句,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需要我们以愚公移山的毅力攻克难题。当前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等战略任务,都需要我们延续这种精神,将宏伟蓝图转化为具体实践。

三、汲取智慧力量,明确行动方向

面对新时代的新挑战,我们应当如何践行这一理念?在个人层面,我们要树立远大志向,以事不避难的态度突破能力边界;在国家层面,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制度短板;在全球视野下,我们还要承担起大国责任,为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解决方案。苏轼这一跨越千年的理念,既是对中华文明精神的凝练,也为当代人提供了破局前行的智慧坐标。唯有以“犯至难”的勇气开拓进取,我们才能抵达“至远”的理想之境。让我们共同铭记这一理念,携手前行,共创辉煌的未来。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