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的中国之最(蒙城大口陶尊:4800年前的陶尊,

恐怖故事 2025-04-10 18:30www.nygn.cn恐怖视频

蒙城发布消息,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中国历史研究院向我们展示了蒙城尉迟寺遗址的珍贵文物——大口陶尊。

这种陶尊的形状宛如一枚大炮弹,重量达几十斤,呈现尖底或圜底状态,无法直立摆放,显然不是日常用品。其特别之处在于,大口尊的口沿之下(或极个别在陶尊腹下近底处),刻有类似“日”“月”“山”形状的符号。这些符号是大汶口文化的独特标志,而在山东莒县陵阳河遗址、大朱家村遗址以及山东诸城前寨遗址等地也有发现。这种陶尊的出现在相隔遥远的两地,绝不是偶然,而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结果。

尉迟寺遗址中的大口陶尊,更是引人注目。这些刻有特殊符号的大口尊,或在墓葬中被发现,作为儿童瓮棺葬的葬具;或出土于祭祀坑中,作为神圣的祭祀用具。特别是在遗址中心的10号祭祀坑中,出土了12件大口尊,它们首尾相接,排列有序,其中两件肩部刻有大汶口文化独有的特殊符号。

在原始社会,尤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各种原始宗教行为已经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自然崇拜是其中最普遍的现象。这些符号可能是史前先民对所崇拜的自然现象的抽象摹画,被刻到大口尊上,使其成为神圣的器物。这些刻纹大口尊是重要的陪葬品或祭祀用品。有学者认为这些符号已经具有大汶口文化族徽的性质。

尉迟寺遗址是蒙城县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许疃镇尉迟寺村毕集庄东150米处。这个遗址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晚期聚落遗存之一,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从1989年起,该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清理出大量的房迹、墓葬、灰坑、祭祀坑等,出土了丰富的陶、石、骨等文物。尉迟寺遗址在考古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被多次报道。如今,有着“中国原始第一村”之称的蒙城县尉迟寺遗址保护规划已获得国家文物局的批准。

大口陶尊以及尉迟寺遗址的发现,为我们揭示了史前文明的神秘面纱,让我们更加敬畏那些已经消逝的古老文明。这些文物和遗址的存在,让我们更加珍视和保护好我们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上一篇:如何将租用的集装箱改造成舒适的公寓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