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镇百里长渠是谁修建的?和白起有什么关系?
考古发现 2025-03-24 03:21www.nygn.cn考古学家
渠,一条古老而充满活力的生命之渠,俗称长渠,也称武镇百里长渠、三道河长渠或荩忱渠。这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战国时期的一项军事水利工程,历史地位显赫,比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还要早23年。
被誉为“华夏第一渠”的白起渠,不仅是湖北省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更是人类水利文明的杰出代表。它的特色在于“长藤结瓜”的独特设计,即长渠沿线串起了大量的水库和堰塘。
想象一下,长渠如同一条生机勃勃的藤蔓,沿线的中小型水库和堰塘就如同一个个饱满的瓜果。这些水库和堰塘的灵感来源于古人的智慧。在《大元一统志》中记载,长渠灌区有49口堰塘与渠道相通,常年蓄水,随时为农田提供灌溉。这样的设计不仅充分利用了水资源,而且扩大了水源,提高了库、塘的利用率。
除了巧妙的水库利用,长渠还展现了古人对水资源管理的智慧。沿渠一路下行,两边是丰收的庄稼。通过节制闸和分时轮灌技术,渠水可以直接引到田边,有效避免了浪费。在宜城市朱市镇路边,尽管渠水水位比稻田低近两米,但通过古时的“水门”,层层“把关”,需水时就能就近抬高水位,直接灌溉。这种技术现今已经运用得炉火纯青。
长渠不仅养育了宜城一方百姓,更是宜城农田的“生命线”。宜城市郑集镇皇城村因为有了这条渠而免受旱灾之苦。这条百里长渠滋润着宜城、南漳六个乡镇及四个农场,总面积达978.28平方公里,总人口达33.74万人。其中宜城境内的灌溉面积占全市农田面积的一半。因为有了长渠的滋养,宜城自古被誉为“天下膏腴”之地。如今更是出现全国有名的“吨粮田”,展现着这片土地的富饶与活力。这是一条见证了人类智慧和努力的伟大渠道,一条养育了无数生命的繁荣之渠。
上一篇:古代鸿门宴上除掉对手的时候 古人为什么要以摔
下一篇:没有了
考古新发现
- 武镇百里长渠是谁修建的?和白起有什么关系?
- 古代鸿门宴上除掉对手的时候 古人为什么要以摔
- 杜兰尼王朝是如何建立的?又是怎么灭亡的
- 历史上荒唐的北齐王朝,皇后青楼女子?
- 有勇有谋的魏延和七进七出的赵云,两人到底谁
- 韩信手握大军,为什么韩信至死都不敢造反
- 据悉,延长寿命并非是那种隔夜就能实现的期盼和
- 焦挺为何要上梁山?他是如何结识宋江的?
- 明朝官员从三品降到正四品 古人为什么如此开心
- 1975年4月4日北越发动对南越总攻击—&
- 王辅臣一生多次易主,最后不堪重负自尽身亡
- 孙坚才是历史上温酒斩华雄的人吗?具体情况是
- 清朝阿哥的级别是怎么划分的 阿哥只是称谓有爵
- 明朝有锦衣卫,朱棣为什么还要建立东厂?
- 朱元璋有多看重朱标?他是如何教育朱标的?
- 黄忠斩杀了夏侯渊,对曹魏都有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