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皇帝的最后一道圣旨,导致了慈禧的掌权

考古发现 2025-03-17 20:12www.nygn.cn考古学家

咸丰帝的一次重要圣旨在十一年颁布,召集了内廷大臣。那时,他咳嗽严重,但仍亲自拟定圣旨内容,展现了他对此事的重视。圣旨中,他立了年仅六岁的皇长子为皇太子,并任命肃顺等八大臣为辅政大臣,负责辅佐太子处理国家事务。“赞襄一切政务”的权力究竟有多大?咸丰帝可能未曾深思熟虑,而这一决策最终让慈禧太后获得了主动权。

在清朝,皇帝拥有两项神圣的权力:一是谕旨的拟定和颁发,二是朱批奏折。这两项权力神圣不可侵犯,任何大臣都不敢冒然代替皇帝下达命令或批阅奏章。当咸丰帝驾崩后,年幼的载淳继位,这两项权力无法承担,肃顺等八大臣便理所当然地代行皇帝的权力。

慈禧太后却巧妙地获得了主动权。这是因为咸丰帝在遗诏中给予两宫太后各一枚印章,所有谕旨必须盖上这两枚印章才具有法律效力。这一规定与肃顺等人的意图产生了冲突。肃顺等人希望八大臣能全权处理谕旨和奏折的批阅,而两宫太后只需盖章。慈禧太后非常聪明,她看出了肃顺等人控制皇权的野心,坚决不答应他们的要求。在她看来,“赞襄政务”只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并不能替代皇帝。关键时刻,慈禧用她的智慧力挽狂澜。虽然肃顺等人试图以罢工方式迫使慈禧妥协,但在关键时刻,慈禧仍然能够稳住局面。她委曲求全地答应了肃顺等人的条件,但私下却与恭亲王奕忻联手,最终掌握主动权。也许这一切是咸丰帝留下的破绽?也许这仅仅是一个巧合?无论如何,历史总是充满了戏剧性和未知。在这场权力斗争中,慈禧太后的智慧和决断力让人赞叹不已。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