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的百姓都是如何评价诸葛亮的呢?

考古发现 2025-03-17 07:20www.nygn.cn考古学家

今天的故事源于古老的《三国志传》,背景设定在西晋年间,主人公是我们熟知的智者诸葛亮。

在青龙二年春,诸葛亮率领他的英勇军队来到武功,他深知只有稳固的后方才能支撑战争的持久,于是他分兵屯田,以此为长期驻军奠定基础。那个秋天的到来却伴随着诸葛亮的逝去,他的离世让黎民百姓深感哀痛,对他的追忆如同耳边的话语一般清晰。时至今日,梁州、益州的百姓仍然谈论着诸葛亮的事迹,他的事迹仿佛就在耳边回响,如同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一样被传颂。孟轲曾说:“以安民之道驱使民众,虽劳犹无怨言;以保民之道处理刑戮,虽死亦无怨恨。”诸葛亮的事迹无疑证明了这句话的真理。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由这个故事衍生出的“言犹在耳”。意为说过的话仍然清晰记得,仿佛还在耳边回响。这一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如今君主虽已离世,但他的教诲仍在我们耳边回响。”

自蜀汉章武三年起,蜀汉帝国步入了诸葛亮的时代。在他主政的十一年间,诸葛亮虽多次发动战争,但并未忘记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这期间,蜀汉的国力迅速恢复,政局稳定。我曾经介绍过的成语“道不拾遗”正是当时蜀汉社会安宁的真实写照。

诸葛亮的智谋与品德深深打动了西晋建国的百姓,无论是蜀汉故地益州,还是梁州的人们都对他充满敬仰。《三国志》的作者陈寿首创了“言犹在耳”这一成语,用以表达这些地区民众对诸葛亮的深深缅怀与由衷的敬佩。诸葛亮的事迹不仅被后世传颂,更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象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