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最历史知识(中国历史常识:史可法)

考古发现 2023-08-24 12:01www.nygn.cn考古学家

北京明朝中央政权在农民起义打击下灭亡以后,整个明朝政权尚未终结,一些大臣把崇祯皇帝的兄弟福王朱由崧捧出来,在南京当了皇帝(弘光皇帝),建立了南明政权。当时,清兵已经入关,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已经退出北京,南明政权面临的敌人已经不是农民起义,而是以满族贵族为首的联合了汉族地主和其他族统治阶级所建立起来的清朝。弘光皇帝是一个贪酗酒的草包,他周围的一些大臣,如马士英阮大铖等人,也多是些专为个人功名富贵打算的臣。他们在大敌当前的重要关头,不仅没有积极抵抗,反而把坚决主张抗战的史可法排挤出朝廷,叫他到长江以北的扬州去督师。

史可法(1602—1645),字宪之,号道邻,祖籍北直隶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市大兴区)。后迁居河南开封府祥符县(今河南开封),一般都称他为河南祥符人。他为人诚恳、正直,办事认真,是弘光朝的兵部尚书兼大学士。弘光皇帝叫他到扬州去,他虽然明知前途困难重重,为了团结抗敌,他还是接受了这个任务。他到了扬州以后,将扬州与南京之间的防御力量进行了一番整顿,并且他还调解了诸将之间不和的关系。许多抗清志士听说史可法在扬州督师,都非常高兴,纷纷地投效到他中来。

1644年12月,清从山东南下,占领了江苏宿迁。史可法立即率领队进行反攻,收复了宿迁。第二年,清第二次发动进攻,一路从山东南下占领宿迁,另一路从河南南下逼近徐州。徐州守将总兵李成栋闻清兵打来,弃城逃走,清轻易地占领了徐州。不久,李成栋投降清,为清做前导,向南进攻,局势迅速恶化。

正在这时候,半壁江山都行将不保的弘光小朝廷内却发生了严重的内讧。武昌守将左良玉以“清君侧”讨伐臣马、阮为名,对南京发动了事进攻。弘光朝廷异常惊恐,忙下令调史可法回南京,防御左良玉兵。后来虽然因为左良玉在途中,这场内战没有被引起来;可是,就在此期间,清却乘着弘光朝廷的内讧,攻破了盱眙,而且继续往东进攻,乘势占领了淮安和泗州,逼近了扬州。史可法闻讯,冒着大雨,连夜赶回扬州,匆匆忙忙地布置防务。

1645年5月,清围攻扬州。史可法率众拒守,屡次打退清,清统帅豫王多铎前后数次写信给史可法,劝他投降。史可法严正地拒绝,每次接到信,都不启封,立刻烧掉。清兵用大炮攻城,城墙被打坏很多缺口,每被打坏一处,史可法便命令部下用沙袋堵塞一处,再接再厉、斗志昂扬。战斗日夜进行,敌四处云集,城中危险万分。史可法知道扬州已经很难保,便预先给自己的母亲、妻子写好诀别书,交代后事,自己下定决心准备城陷殉难。5月20日,清发动总攻击,他们先用大炮轰破西北角城墙,然后冲进城来。史可法看到城被攻破,便拔刀自杀。他的部下上前把他抱住,簇拥着他逃出城去。半路上,遇见一队清兵,结果他们被俘虏了。清兵把史可法解去见清统帅多铎。

多铎见到史可法后,再一次劝他投降。史可法严词厉色地说“吾头可断,身不可屈,愿速。”,史可法被杀害。

清兵占领扬州后,大肆屠杀,全城遍地尸横。那时,正是夏天,史可法的遗骸已经无法辨认。扬州的人民,找不到他的尸体,便把他的衣冠埋葬在扬州城外梅花岭,后来还修了祠堂,来永远纪念他。(朱仲玉

来源历史人物传记故事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