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之最有哪些(黄永玉与*经济导报的一段机缘
黄永玉先生子女黄黑蛮、黄黑妮、李洁琴携孙黄香、黄田今日(6月14日)敬告
我们的父亲黄永玉因于二O二三年六月十三日三时四十三分离去。我们尊重他的意愿不举行任何告别、追悼仪式。
黄永玉先生,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表叔是中国文学家沈从文。
他1924年7月9日(农历)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今常德市鼎城区),祖籍为湖南省凤凰县城,土家族人。中国国家画院院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任中央美院版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是现当代中国文化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艺术家。
香港或是他的福地
1924年出生的黄永玉,因家境贫苦,仅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12岁就外出谋生,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区小瓷作坊做童工。
他14岁开始发表作品,以后一段时间主攻版画,其独具风格的版画作品饮誉国内外。 16岁开始以绘声绘色画画及木刻谋生。
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40年代,他曾来香港居住,并历任香港《新晚报》画页编辑,以及《大公报》的临时美术编辑,直至1952年,他才偕同夫人张梅溪由香港返北京,后被安排在中央美术学院工作,此后一待30载,历经政情变迁。
居港数年,他与香港结下不解之缘,或者可以说,香港是他艺术人生的福地之一。
毕竟他的第一次个人画展,就是在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举办的(约为1947-1948年)。
,第二次、第三次也是。
历史资料显示,1949-1966年,他在香港思豪酒店举办了人生第二次及第三次个人画展。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历经浩劫的黄永玉,不知是何缘由,似乎更对香港情有独钟,除大约在八十年代先后于香港三联书店举办过《永玉三记》画展、《水浒》人物画展外。
又分别于1992年及1995年在香港大会堂举办了个人画展。1999年,黄永玉还曾于香港大学博物馆举办具有特别纪念意义的《流光五十年》个人画展。
黄永玉于山之半居创作的《村居小景》
,黄永玉也在香港置办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山之半居,熟悉他作品的人或许会记得,他不少佳作的题识中,都出现过“黄永玉画于山之半居”等字样。
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经济导报》作为香港历史最悠久的中文财经杂志,同样与黄永玉有过一段机缘。
黄永玉为贺《经济导报》创刊四十周年特赠画聊表心意。
以上画作,收录于《经济导报》创刊四十周年纪念特刊之中
1987年,在时任香港经济导报社社长陈伯钧(已故)的努力下,黄永玉为贺《经济导报》创刊40周年,特作《戏蟾图》,此画也被收录于香港《经济导报》创刊四十周年纪念特刊之中。
他是全能艺术家
他曾任瓷场小工、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家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剧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副主席。
丰富的工作经历,造就了他在艺术上的全能成就,除绘画外,木刻、文学他皆能信手拈来。
例如中国版画经典之作《阿诗玛》,便出自黄永玉之手;与此,新中国第一枚生肖邮票“猴票”(1980年)也是他的杰作。
极高的艺术造诣也成就了其作品顶尖的商业价值,2020年6月4日,黄永玉以2019年度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3,700万元人民币,名列《2020胡润中国艺术榜》第17位。上文中提到的中国第一枚生肖邮票——“猴票”,在2017年时曾拍出一版201万元人民币的天价。
事实上,今年的兔年邮票同样出自黄永玉之手,但虽未过半载,惟已成绝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