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称帝后,为何接连遭到其他势力的打击?

考古发现 2025-05-22 00:00www.nygn.cn考古学家

在中原的末年,诸侯纷争,而在众多诸侯中,只有一位敢于僭越称帝,那就是袁术。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建号,设置公卿,筑起祭祀天帝的祭坛。尽管汉室衰微,其数百年的威望仍然使许多人怀念汉室。

袁术的行为自然引起了众怒。在许多历史学家看来,他的称帝被天下诸侯视为不齿,很快便遭到来自各方的叛盟与打击。到了建安四年(199年),在曹操的持续打击下,袁术因呕血而死。这时,一个问题浮现在我们心头:当曹操消灭袁术时,袁术的兄弟袁绍在做什么,为何不出兵救援?

在袁术走投无路时,他试图前往灊山投奔旧部雷薄、陈兰,却遭到拒绝。他不得不重新寻求庇护,于是投奔了袁绍的长子、时任青州刺史的袁谭。如果一切顺利,袁术可能会在袁绍的保护下度过余生。事与愿违,袁术在去投奔袁绍的路上被曹操派军拦截,只得退回寿春。

同年六月,袁术退至江亭,最终因呕血斗余而死。值得注意的是,在袁术即将被消灭的时候,袁绍虽然同意接纳他,但并没有派兵支援。换言之,袁绍对袁术的困境选择了坐视不理。

那么,为什么袁绍没有救援袁术呢?一方面,建安二年(197年),曹操曾派使者持天子符节出使邺城,册封袁绍为大将军,并赐给他弓箭、符节、斧铁和一百虎贲,让他兼管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四个州。当袁术僭越称帝时,袁绍是东汉王朝册封的大将军,理应平定汉王朝的叛乱。作为大将军的袁绍却并没有出兵讨伐袁术。若他出手帮助袁术,必然会遭到天下士人的指责。因为如果你接受了东汉王朝的册封,却又帮助他人僭越称帝,这无疑自相矛盾。为了避免这种指责,袁绍选择了与袁术划清界限。

另一方面,在曹操等人消灭袁术的过程中,袁绍正忙于对付公孙瓒。公孙瓒与袁绍多次相争,初期占据优势,但在龙凑之战后逐渐失去锐气。到了公元199年,公孙瓒自尽后,袁绍吞并了公孙瓒的地盘,实力大增。对于袁绍来说,帮助袁术并不能带来实质性的好处,而消灭公孙瓒则能扩大自己的地盘。

除此之外,袁绍和袁术虽然是兄弟关系,但两人之间的矛盾太多,甚至可以说是积怨已久。袁术是嫡子,一直看不上袁绍这个庶出的人物。反之亦然。他们兄弟不睦的历史背景也为两人间的矛盾添加了更多复杂性。在此背景下,袁绍和曹操结盟而袁术则和吕布、等诸侯结盟为敌两大阵营的格局逐渐形成。最终当曹操消灭袁术后袁绍与曹操之间的联盟正式破裂为即将到来的决战埋下了伏笔。因此有人认为袁绍在兄弟袁术被灭后丧失了可能的盟友同时也使得自己失去了后顾之忧的行动实在是不明智的选择这或许是他目光不够长远的体现。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