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研究生及毕业的,对读研三年有何感想?
不要轻易否定自己的研究潜力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觉得自己可能并不适合搞研究。因为总觉得学术研究需要一颗极为平静的心,无论何时都能坐下来,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我开始觉得做学问很麻烦,需要阅读大量文献,写文章,每一步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经过两年的锻炼,我发现自己的心变得比以前静了许多。许多事情,当你明白需要付出这么多时间和努力后,反而能够更加坦然地接受,心里也变得更加安静,能够耐心地去做。
我想告诉大家,不要轻易就认为自己不适合搞研究。我们都是人,都会害怕麻烦和重复劳动,有一些偷懒的心理也是正常的。如果你被要求去做公务员,做一些琐碎而重复的事情,你会喜欢吗?估计很快你就会感到厌烦。如果你不是那种得过且过、只图悠闲的人,而是追求充实有意义的生活,那么你就具备搞科研的潜力。
不要将他人过度神化
在我读研之前,我对科学家这个称谓充满了敬畏。但当我多了一些接触后,我发现他们并不是那么神奇。他们只是在某一个领域和方面懂得比较多,他们也有许多不懂的、需要继续学习的东西。即使是像爱因斯坦、牛顿这样的伟人,也只是他们所处的时代和领域的产物。俗话说得好,“时势造英雄”,即使他们不出现,也总会出现一个接一个的杰出人才。他们的成就离不开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不懈的努力。现在,我并不相信他们是那种无人可及的绝顶聪明。只要你坚持努力,也许你就是下一个爱因斯坦、下一个牛顿!
关于教育的问题
现在的教育总是只强调这些科学家的伟大和聪明,却只字不提他们的真实生活经历。他们只给我们灌输这些科学家的优点,进行正面宣传,导致我们把这些科学家想得太过于遥远。这样的宣传严重打击了我们的信心。我希望教育者能够更全面、具体地介绍科学家们的真实生活经历,不要只描述他们的生活侧面。不要把他们包装得完美无缺、遥不可及!每个人都有成为杰出人才的潜力,只要努力坚持!
生活并非只有科研
人生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如亲情、友情、爱情等。除了做实验和搞研究外,还有修身养性、休闲爱好等丰富的生活内容。科研不能成为生活的全部。我们要记住劳逸结合的原则,适当放松自己。心情好做事才会顺手。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与做实验搞科研是相辅相成的,做好它们也有助于研究。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不要把自己变成只会读书、只懂学问的呆子。只要我们认真努力了,这就已经足够。保持良好的心态,顺其自然、一直加油就好。生命还是要开心,不要为了追求一些不一定能得到的东西而放弃了太多。
考古新发现
- 中国史上文人篆刻第一人——吾衍
- 世界上最幽灵的古堡(史上最恐怖的幽灵)
- 成语束手无策的意思解释是什么?
- 莽山烙铁头 莽山烙铁头毒性排行
- 紫外线治疗仪厂家 紫外线治疗仪厂家深圳市嘉光
- 武磊西甲第二球武磊西甲第二场
- 胆小勿近!日本民间恐怖事件
- 缘分姻缘算命-算命能算的出来,男女的缘分吗?
- 世界最老的洗衣机(洗衣机世界第一品牌)
- 张丹峰粉丝微博(张丹峰被曝出轨经纪人,洪欣
- 中国最美丽、最性感、最有气质的明星排名榜出
-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 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五经
- 笼组词是 笼的组词是
- 英国著名小说家乔治奥威尔写作风格介绍说
- 齐铭喜欢易遥吗(齐铭爱易遥吗)
- 股票600067股票600开头是什么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