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黄不接是什么季节

考古发现 2025-05-17 14:26www.nygn.cn考古学家

“青黄不接”这一成语,源自古代农耕社会的真实生活写照。它形象描绘了春季到夏初农作物交接之际的特有现象。

在这一时期,田间的麦苗、稻秧生机盎然,呈现出一片青翠的景象,象征着新生的希望。这些尚未成熟的青苗并不能立即填补因成熟谷物消耗殆尽而出现的空缺。黄色稻谷已吃完,而新的青色庄稼尚未成熟,导致粮食短缺,形成了一种青黄不接的局面。这种局面不仅仅体现在粮食上,更广泛地比喻人力、财力、资源等新旧交替时的短缺现象。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一成语最早出现在《元典章·户部·仓库》中:“即日正是青黄不接之际,各处物斛涌贵。” 揭示了古代农民在这一时期面临的困境。在青黄不接的时刻,农民们不得不依赖野菜度日,甚至通过借贷来度过难关。

从字面上来看,“青”代表着田间生机勃勃的青苗,“黄”则是上一季成熟的黄色谷物,“不接”意味着新旧粮食无法顺利衔接。这种青黄不接的现象不仅仅出现在农田之中,也广泛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例如,在公司中,当骨干员工离职而新人尚未培养到位时,也会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这时,公司需要积极应对,以确保顺利过渡。

在文学作品中,这一成语也经常被引用。例如,《儿女英雄传》中的第三三回提到:“总望阿翁积德行仁,青黄不接时,怎得许多长工短工来扶持。”叶圣陶的《苦菜》中也使用了这一成语,揭示了农村经济破产时,连简单农具也无钱添置的困境。

“青黄不接”这一成语,从自然季节的角度看,特指春末夏初这一时期的粮荒现象。而在更广阔的层面,它则比喻了社会各个领域新旧交替时的短缺现象。面对这一现象,我们需要积极应对,确保顺利过渡,迎接新的希望与挑战。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