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和尚为何脑袋上要点几个点?
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流传着一种独特的传统——和尚烧戒疤。这一习俗,源自佛教的戒律仪式,是汉传佛教的一大特色。据《中国和尚受戒·香疤考证》所述,这一传统始于至元二十五年(1288),当时沙门志德住持金陵天禧寺,为七众授戒时,于头顶燃香,象征终身之誓。从此,这一仪式逐渐演化为一种惯例。
烧戒疤,不仅是一种形式,更蕴含了深厚的佛教思想。有人认为,这一习俗源于舍身供养的佛家思想,被视为断除我执的表征。旧时出家人受戒时,所燃香疤的数量,往往代表不同的戒律等级。其中十二点代表最高的“菩萨戒”。这些戒疤,烧于头顶或手腕,成为世俗人眼中和尚的标识之一。
除了烧戒疤,佛门还有“清心”仪式。入寺后的僧侣,经过学习,成绩优秀者会得到老和尚为他们点上的第一颗戒疤,称之为“清心”。随后的一两年内,如果表现良好,则会得到更多的戒疤。寺里的老和尚大多拥有五六个戒疤,而像少林寺等重要寺院的住持,则有更多。
这一习俗并非全国一致。在广东的鼎湖山及其他寺院,燃疤处是在左前臂内侧,而非头上。和尚根据自己的热忱和勇气,可以选择燃烧三个、九个或十二个疤。而在宝华山,受比丘戒者必须燃十二个疤,受优婆塞戒者九个,沙弥三个。
普利普·摩勒在《中国佛教寺院》一书中详细描述了烧戒疤的过程。沙弥在接受这一仪式时,会经历短暂的痛苦与挣扎。艾绒被点燃后,紧按在沙弥勒的头皮上,十二个炽燃的小点逐渐接近头皮时,我们几乎可以根据念佛的节奏感受痛楚的程度。这一习俗虽然可以表达沙弥勒断绝尘缘、皈依佛门的勇气,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良后果。中国佛教协会在1983年选择了废止这一习俗。
关于戒疤的起源,有一种解释认为它源于宋末蒙古军队统治时期。当时蒙古军队对出家的僧人较为宽容,许多汉地青壮年为了躲避战乱而选择出家。为了区分真伪僧人,蒙古统治者选择了烧戒疤这一方式。一旦烧了戒疤,便不允许还俗。然而无论其起源如何,烧戒疤这一习俗只存在于中国,并未见于其他国家。如今这一传统已经消失但出家人以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断绝尘缘、皈依佛门的勇气仍然值得我们叹服。这一习俗的历史演变及其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意蕴也值得我们深入与传承。
考古新发现
- 中国史上文人篆刻第一人——吾衍
- 世界上最幽灵的古堡(史上最恐怖的幽灵)
- 成语束手无策的意思解释是什么?
- 莽山烙铁头 莽山烙铁头毒性排行
- 紫外线治疗仪厂家 紫外线治疗仪厂家深圳市嘉光
- 武磊西甲第二球武磊西甲第二场
- 胆小勿近!日本民间恐怖事件
- 缘分姻缘算命-算命能算的出来,男女的缘分吗?
- 世界最老的洗衣机(洗衣机世界第一品牌)
- 张丹峰粉丝微博(张丹峰被曝出轨经纪人,洪欣
- 中国最美丽、最性感、最有气质的明星排名榜出
-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 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五经
- 笼组词是 笼的组词是
- 英国著名小说家乔治奥威尔写作风格介绍说
- 齐铭喜欢易遥吗(齐铭爱易遥吗)
- 股票600067股票600开头是什么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