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经络穴位全图解
人体经络系统
概述:人体经络系统如同体内的气血河流,由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交织而成,共同维持着身体的健康与平衡。
一、十二正经的分布与功能
1. 手太阴肺经:此经穿越腋下,沿上肢内侧后缘行至小指端。主要掌管肺脏功能,涉及呼吸。常见穴位如中府有助于止咳平喘,少商可缓解咽喉肿痛。
2. 手阳明大肠经:此经从食指端开始,沿上肢外侧前缘至肩部,最终到达鼻旁。与大肠紧密相连,有助于消化系统。合谷穴可止痛、退热,迎香穴则有助于通鼻窍。
3. 足阳明胃经:此经从头部开始,穿越胸腹,再到下肢外侧,直至足部。与胃的功能紧密相连,足三里穴可调理肠胃,四白穴则有助于缓解眼疲劳。
4. 足太阴脾经:此经始于足部,沿下肢内侧至腹部。涉及泌尿及妇科病的治疗,三阴交穴可调经止痛,血海穴则活血化瘀。
5. 手少阴心经:此经穿越腋下,沿上肢内侧后缘至小指端,与心血管系统紧密相连。有助于缓解心悸、胸痛及失眠等症状。
6. 足太阳膀胱经:此经从头部开始,穿越背部和下肢后侧至足部。涉及泌尿和呼吸系统,常用穴位如肾俞可补肾壮阳,委中穴则有助于缓解腰痛。
二、奇经八脉的核心经络
任脉:这条经脉调节生殖系统及胸腹部气血。关元穴可补气固本,中脘穴则有助于健脾胃。
督脉:此脉主司阳气,命门穴可温补肾阳,百会穴则有助于醒脑开窍。
三、常用穴位速查
头部:头维穴治头痛,攒竹穴治眼疾,水沟穴用于急救昏迷。
上肢:合谷穴止痛,内关穴缓解心悸,曲池穴退热。
下肢:足三里增强免疫,涌泉穴安神降压,太冲穴疏肝理气。
胸腹:膻中穴理气宽胸,天枢穴调理肠胃。
四、图解应用建议
根据需求选择正面、背面或侧面的穴位图进行参考。结合症状选择对应的经络穴位进行操作,如胃痛时按足三里,头痛时按太阳穴。
内容综合自权威经络图解资料,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经络穴位指南,适合中医爱好者、学习者及日常保健参考。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些穴位,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