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神秘的黄泉大道之谜
介绍黄泉大道:特奥蒂瓦坎的太阳系密码
当人们提起黄泉大道,往往会联想到人死后的必经之路——黄泉路。但这只是传说吗?今天,让我们跟随科学的脚步,走进现实中的黄泉大道,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在美洲的著名古城特奥蒂瓦坎,有一条纵贯南北的宽阔大道,被称为“黄泉大道”。它的名字起源颇为神秘,源于公元10世纪时,阿兹台克人初次踏入这座空无一人的古城时,看到大道两旁矗立的建筑,误认为是众神的坟墓,由此得名。
在1974年的国际美洲人大会上,一位名叫休哈列斯顿的探险家宣布了一个重大发现:特奥蒂瓦坎的所有建筑和街道都存在一个共同的测量单位,即长度为1.059米的单位。使用这一单位测量黄泉大道两侧的神庙和金字塔遗址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这些遗迹的距离竟然与太阳系行星的轨道数据相吻合。
在特奥蒂瓦坎的城堡周围,神庙废墟中的距离与地球和太阳、水星、金星、火星的距离惊人地匹配。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城堡”背后的一条运河距离中轴线的距离,正好是火星和木星之间小行星带的距离。沿着黄泉大道前行,无名神庙废墟的距离分别对应太阳到木星、土星和天王星的距离。如果再将大道直线延长,就会到达塞罗戈多山山顶,那里的小神庙和塔的遗址距离分别对应海王星和冥王星的轨道距离。
特奥蒂瓦坎城的月亮金字塔更是令人叹为观止。这一切是偶然的巧合吗?显然令人难以信服。如果说是建造者们有意为之,那么黄泉大道显然是依据太阳系模型建造的。这证明了特奥蒂瓦坎的设计者们早已了解整个太阳系的行星运行情况,并熟知各个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轨道数据。那么,在混沌初开的史前时代,是谁为建筑特奥蒂瓦坎的人们指点出了这一切呢?这仍然是一个待解的谜团,等待着我们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