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快乐的打柴舞是啥样的?至今有何发展

民俗节日 2025-04-23 10:11www.nygn.cn民俗节日

每当三月三或庆祝丰收时,人们都会聚集在晒谷场或山坡的地坪上,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舞蹈盛宴。其中,一队人手持竹竿打柴,动作多样,有坐、蹲、站三种;另一队人则跳跃于竹竿之间,在竹竿分合的瞬间敏捷地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这种舞蹈被称为“竹竿舞”或“打柴舞”,其节奏明快、动作灵活,富有感染力。

据了解,打柴舞是黎族最古老、最受欢迎的舞蹈之一。它起源于古代黎族的丧葬活动,是黎族人为了护尸、赶走野兽、压惊及祭祖而跳的一种丧葬舞。在古代,黎族村寨有一种叫做“旱赛”的丧法,即在人死后入殓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土葬。在这期间,丧家及周围村子的男女老少都会聚集在丧家跳打柴舞。据《崖州志》记载,“跳击杵”指的就是跳打柴舞,这是目前所见的唯一记载黎族舞蹈的古代文献。

打柴舞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其传承和发展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和支持。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海昌介绍,打柴舞有一套完整的舞具和跳法,舞具由两条垫木和数对小木棍组成。跳舞时,人们将垫木平行摆放于地面上,上架小木棍进行击拍,发出强烈的节奏。舞者则在这个节奏中跳跃、蹲伏,模仿人类活动和各种动物的动作及声音。

打柴舞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性,是一种群众文体活动的好方式。它曾被改变并带到多个国家的舞台上演出,被誉为“五指山艺术之花”和“世界罕见的健美操”。由于打柴舞的原生态形式主要依托黎族民间丧葬活动存在,因此随着该地区丧俗的变化和历次运动整改的影响,打柴舞的生存空间受到了很大的挑战。目前,全黎族地区仅三亚市崖城镇朗典村一直保留这一古俗。如果这一古俗在朗典村终止,那么黎族民间打柴舞的原生态形式将面临消亡的危险。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和保护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

上一篇:云南省妇幼保健院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