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有多长时间的历史?有啥历史起源
“维吾尔”这一名称,乃是“Uyghur”的音译,蕴含着“联合”、“凝结”等多重意义。这一名称最早在公元4世纪的《魏书・高车传》中出现,被译写为“韦纥”,指的是高车部落中的一个部落。随着历史的演进,它在公元7世纪被称为“回纥”,这一称呼在《新唐书》中有详细记载,而在788年又改译为“回鹘”,一直延续至宋及五代。到了元明时期,这一名称又译为“畏兀儿”。直至1934年,中华新疆省正式确定了“维吾尔”作为民族名称,这一译名才最终固定下来。
维吾尔族是一个多元融合的民族,主要源自两支:一支是回纥人,他们来自蒙古草原;另一支则是南疆绿洲上的土著居民。这两部分人在公元840年实现了大规模的汇合,直至16世纪初完全融合,形成了现代维吾尔民族。
回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丁零。早在公元前3世纪,蒙古草原和南西伯利亚地区活跃着许多游牧部落,统称为丁零。这些丁零人曾受到草原上匈奴、鲜卑和柔然汗国的统治,长期生活在山地森林和蒙古草原的北部边缘,以和畜牧为生。到了公元4世纪以后,丁零被称为“铁勒”,因使用一种大车而被称为“高车”,这种车的车轮高大,辐数众多。
他们分布的范围十分广阔,西起伏尔加河,东至兴安岭,横跨欧亚北方大草原。其中,活动于贝加尔湖一带的被称为东部铁勒。东部铁勒中有九个较大的部落,回纥便是其中之一。为了抵御异族的侵扰和压迫,这九个部落常常组成地域性联盟,因此又被称为“九姓铁勒”或简称“九姓”。
回纥部原游牧于色楞格河流域,最初可能由十个氏族组成,也可能因为他们有尚“十”的习俗而自称“十回纥”。十回纥由药逻族领导,部落的酋长均由药逻葛氏族选出。这一民族的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最终融合形成了今天充满活力和魅力的维吾尔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