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发生透水事故
代县铁矿“6·10”重大透水事故纪实
在2021年6月10日,一场未曾预料的灾难降临在忻州市代县聂营镇大红才铁矿4号井。一场违规开采引发的透水事故,使13名矿工被困,最终全部遇难。这场悲剧的直接原因,是开采过程中违规触碰了主行洪沟下方的保安矿柱,导致关键结构失稳,降雨汇水与采空区积水交汇,形成致命透水。事故追责过程中,共有52人被问责,包括公职人员和企业人员。企业实际控制人、法人等因重大责任事故罪被判刑。
与此在太原市清徐县的李家楼煤业,一起“7·6”较大水害事故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这起事故造成3人不幸遇难。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在老空巷道积水情况未查明的情况下,违规超掘,导致高压积气、积水突然溃入工作面。这起事故不仅暴露了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的缺失和物探、钻探造假的问题,还凸显了安全管理制度执行的不力。事故发生后,有关方面迟报事故信息,应急处置也显得混乱。针对这起事故,建议对33名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问责。
除此之外,山西省的矿山行业还发生过其他多起典型的透水事故。如王家岭煤矿的透水事故,因小窑老空水引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孝义市的“12·15”盗采透水事故,是由村民违法盗采煤炭引发,涉案人员已被判刑;正升煤矿的透水事故,发生在汾西矿业集团,当时有12人被困,救援工作持续数日。
这些事故背后,暴露出矿山安全生产领域的系统性风险。多起事故涉及违规操作,如未落实“先探后掘”、超范围开采等。防治水措施造假、技术人员缺失等监管漏洞问题也凸显出安全管理的失效。部分企业存在迟报事故、伪造记录的情况,延误了救援的最佳时机。
这些血淋淋的教训提醒我们,加强矿山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必须强化隐蔽致灾因素的排查、技术监管及责任追究力度,确保每一个矿工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