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中欧越来越看不懂彼此

探索宇宙 2025-05-02 03:17www.nygn.cn元宇宙

中欧关系:跨越认知差异,深化互利共赢合作

当前,中欧关系面临认知差异扩大和战略互信不足的挑战,但双方仍有深化合作的基础与动力。为突破当前的“看不懂”困境,中欧双方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政治定位的重新审视

欧盟对华的三重定位矛盾是双方关系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欧盟将中国定义为“伙伴、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这种混合定位导致政策摇摆不定。部分政客利用“制度性对手”的标签推动“去风险”策略,加剧了意识形态对立。对此,中方始终视欧盟为多极化进程中的重要力量,支持欧洲一体化,并肯定欧洲在思想与物质层面的成就。欧洲右翼极端主义的抬头以及对华政策的反复,引发了中国民众对欧洲政治稳定性的担忧。为改善这一状况,双方需要共同摒弃零和博弈思维,回归务实合作框架,以王毅提出的四大原则为基础,重塑互信。

二、经济互赖与竞争的平衡

中欧之间的经济互赖与竞争关系日益交织。中欧贸易额在50年间增长325倍,投资额从零增长至2600亿美元,中欧班列成为亚欧供应链的重要纽带。欧盟近年以“减少关键领域对华依赖”为由,推动产业链分散化,甚至将科技合作政治化。与此美国的干扰使得中欧陷入对美绥靖与对华防范的双重困境。为应对这些挑战,中欧双方需要正视发展阶段的差异,理解彼此的现实需求与关切,共同推动机制化沟通,减少误判。

三、破解困局的可行路径

为了破解当前的中欧关系困境,双方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路径。回归务实合作框架,聚焦气候变化、数字经济等共同利益领域。通过重启中欧领导人会晤、人权对话等机制,加强沟通与交流,减少误判。正视发展阶段的差异,理解彼此的现实需求与关切,建立战略互信。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应以“成就彼此,照亮世界”的格局推动合作,避免陷入“看不懂—不信任—不对抗”的恶性循环。

中欧建交50周年是重塑关系的重要窗口期。双方唯有超越制度差异的桎梏,深化互利共赢合作,才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