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金融产业“按揭”非舶来词 在元代已出

探索宇宙 2025-04-27 23:09www.nygn.cn元宇宙

奇技网解读:介绍“按揭”的起源与中国古代经济行为之关联

自从上世纪90年代,“按揭”一词从香港传入内地房地产市场后,逐渐受到大众的熟知和广泛应用。通常认为,它是源自英文的“Mortgage”,是一个半音译外来词汇。但为什么我们不用更“洋气”的音译或直接使用中文的“抵押借贷”?这其中隐藏的故事,让人不禁好奇。

实际上,“抵押借贷”在中国古已有之,且历史可追溯至唐代。敦煌遗书中就有关于粮食借贷的合同,并附带一定的利息,甚至出现了以整座私人宅院作为抵押的借贷记录。足以见得,中国古人早已熟练运用这种融资手段。

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虽然唐代已有抵押借贷的行为,但并未出现“按揭”这一专业术语。对此,我们进一步发现,中国古语中的“借”与“揭”是相通的。“揭债”在元代就已通行,关汉卿在其著名剧本《救风尘》中就有此用法。剧本中,赵盼儿为营救遭受家暴的宋引章,准备“揭债买休”,即向周舍交纳一定数量的银钱来换取休书。这一剧情为我们提供了“揭”通“借”的证据,也是目前能追溯到的最早证据。

进一步地,在元代柯丹邱的《荆钗记》剧本中,也出现了“揭债”的用法,与一般的“借贷”有所不同,似乎“揭债”已逐渐演变为抵押借贷的专用名词。到了明代,抵押借贷更为普遍,各种公案小说都有关于“揭借”的记录,这显然已是中国式的按揭。

这些记载比现代房地产经济中的“按揭”早了四五百年,甚至如果算上关汉卿剧本中的“揭债”,则早了足足七百年。由此可见,“按揭”并非完全外来概念,而是与中国古代经济行为有着深厚的联系。这一经济行为在中国古代早已存在,并逐渐发展演变至今。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