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科普知识?何不效仿NASA!
【奇闻快递】9月30日消息,从开普勒452b,到火星表面发现液态水,NASA只是简短的通知就获得了全世界的关注,NASA又做了一次非常成功的科普。
不知昨夜有多少人在被窝中举着手机刷屏,怀揣着各种新奇想象,等待地球那一端的最新消息。消息来了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有液态水活动的“强有力”证据。虽然没有带给大家“惊喜”,但在我看来这是一次成功的科普。
火星可能存在液态水,这并非新知。早在2008年,“凤凰”号就在火星北极找到了相关证据。NASA最新公布的发现,从另一个侧面强化了这种可能性。但这距离直接发现液态水、发现生命还很遥远。网民的“被忽悠”之感或许由此而生。而这种被忽悠的感觉并不遥远。两个月前NASA宣布在宜居带发现“地球堂兄”时,公众对NASA的“卖关子”之举已略有微词。
但我仍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科普。即使有忽悠的成分在其中,也是一次“疗效良好”的忽悠。
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之前3天,NASA便在其官方网站放出了预告,并广邀媒体和感兴趣的公众参与。这是NASA发布重大科学发现的常规做法,也是公众纷纷吐槽之处。虽然有“卖关子”的嫌疑,但在3天的时间里,这一信息被广为传播。在网民想象力和专业媒体传播力的聚焦放大下,最初那条简短的新闻发布会预告,演变为一场自发的火星知识科学传播。火星存在生命吗、移居火星是否现实、火星还有哪些……短短3天,关于火星的种种知识在网络、报端集结,公众对于火星的关注被极度提升。虽然这些猜测最终被验证与此次发布会无关,但更多人凝望头顶那颗红色行星,那颗遥远的行星也在人们脑海中变得更加具体。而这,都源自NASA提前3天预告新闻发布会、广邀公众参与这一小小举动。
NASA向来重视向公众介绍他们的工作。他们为每一个探测项目建立科普网站、成立科普团队、邀请公众参与科普活动。有人将其解读为太空探索需要重金,NASA需要争取经费。这种说法并非没有依据,而重视让公众了解他们的科研工作,是因为NASA明白纳税人是科研项目的“金主”。他们明白,科研项目应该向谁负责,以及科学探索的终极目标。
我们常常困惑于如何让中国科普叫座又叫好、如何让更多人关注中国科技发展,也许NASA的举动能给我们提供参考。
宇宙飞船
- 郑和下西洋究竟是怎么保存食物的
- 秦始皇地宫放置的水银竟藏着惊人秘密
- 天才少年张雯个人资料简介(张雯的简介)
- 他给刘德华当了10年替身,被姜文看中而成为影帝
- 我只讲真实的鬼故事(民间最真实的可怕鬼故事
- 空难疑云_空难疑云俄罗斯 2018
- 油烟机清洗剂配方(油烟机油污清洗剂配方)
- 配色方案 蒂芙尼蓝配色方案
- 算命的话怎么说-算命的话说的挺闹心怎么办?
- 洛克王国云雾长城(洛克王国云烟长城)
- 于朦胧个人资料照片(快乐男声于朦胧整容了吗
- 赵丽颖新浪微博超话社区(赵丽颖超话多少级才
- 重生算命受耽美文-求小说 耽美文 重生后算命的
- 中国人口排世界第几?中国人口排世界第二
-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 全文仅86字足以影响人一生!
- 世界上最数你好电视连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