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守辽东的大将孙承宗为什么会被崇祯罢官呢?

探索宇宙 2025-05-21 05:14www.nygn.cn元宇宙

风趣网独家介绍:孙承宗——辽东防线背后的传奇故事

自与后金交战以来,辽东的督师、总督、巡抚如繁星般更替,而真正能称得上是良将的,却只有三位。他们分别是熊廷弼、孙承宗等传奇人物。今天,我们将聚焦于这位传奇人物孙承宗,一起探寻他的故事。

孙承宗,保定府高阳人氏。他的学生时代便与众不同,经常游走于边地,与老兵们探讨军事,对边事有着深入的了解。他在1604年高中榜眼,名震天下。明熹宗时期,他更是担任日讲官,为皇帝讲课,深得皇帝信任。

当时,辽东局势动荡,沈阳、辽阳失守,朝野震惊。人们纷纷推荐孙承宗这位军事奇才出马。明熹宗对孙承宗依依不舍,未予批准。不久后,明朝与后金的战事爆发,形势岌岌可危。明熹宗无奈之下,只得让孙承宗担任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以应对危机。

孙承宗并未让皇帝失望。他与王在晋之间的争论后,主动请缨前往辽东担任督师。明熹宗大喜,赋予他全权处理山海关及周围地区的军务。孙承宗一到任便积极整顿军务,任用袁崇焕等人,成功稳定了辽东的局势。

他在辽东四年间,修复了大城九座、堡垒四十五座,练兵十一万,设立了多种军营,制造了无数的甲胄、器械。他还开拓了四百里土地,开屯五千顷,每年收入高达十五万。

由于孙承宗与朝廷某些官员的关系,引起了不必要的嫉妒与畏惧。最终,这位功勋卓著的将领被免官回乡。崇祯帝即位后,由于王在晋的阻碍,孙承宗再度被冷落。直到清军入关、袁崇焕被捕的危机时刻,崇祯帝才想起孙承宗。

孙承宗并未让皇帝失望,在他的指挥下,明军成功收复失地,取得了遵永大捷。之后,他再度巡视辽东,主持修建大凌河城。城刚修好便遭到清军的围攻。虽然孙承宗全力调兵遣将救援,但由于朝廷内部的矛盾,明朝援军战败,大凌河城失守。这一消息传回京城,朝中大臣纷纷指责孙承宗。孙承宗被迫辞职,回到了家乡。

虽然在家赋闲,但孙承宗依然心系国家,提出了十六条御边策略。崇祯帝并未给予重视。孙承宗在家乡度过了七年的平静生活,期间不断有人向皇帝推荐他,但崇祯帝始终未有回应。

崇祯帝为何不用孙承宗?一方面,孙承宗与东林党关系密切,而当时东林党已失去崇祯帝的信任;另一方面,崇祯帝自负不认可孙承宗的能力。最终,当清军攻打高阳县城时,孙承宗全家抵抗,满门英烈。

对于孙承宗的评价,清朝官方认为:“攻不足者守有余”,即使他未能恢复辽东,但其防守之才绰绰有余。可惜的是,崇祯帝未能充分利用他的才能。这位传奇将领的故事,值得我们铭记和反思。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ygn.cn 趣怪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