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建筑世界之最(中国历代建筑史(下))
#夏日生活打卡季#
原始社会建筑
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建筑非常简单。不同年代和地区原始人类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相同,建筑多有相似之处。原始社会末期,建筑艺术开始萌芽,对建筑物环境规划布置也有所讲究。旧石器原始人起先住天然山洞或巢居树上,后来出现人工修筑的竖穴和地面住所,如蜂巢屋,树枝棚和帐篷,大抵渔猎者多住洞穴,畜牧者多宿帐篷,农耕者多居草屋。
原始居民区
中国吉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湖北和云南等省,自治区以及北京附近有旧石器时代人群居住洞穴遗址,古籍中也有巢居传说的记载。从新石器时代出现农业,人类开始定居,很多地区出现雏形村落。其中河南新郑裴李岗和河北武安磁山的两处,距今有7千年至8千年。黄河流域的原始农业村落,面积达数万至数十万平方米。村落分区明显,一般包括住地,墓葬地,窑址,并具备有防御性堑壕。郑州大河村遗址,住房多为浅穴或地面建筑,以木骨架抹草泥成为墙壁和屋顶。住房中央有火塘,地面经压平火烤,坚硬光滑。氏族社会晚期出现龙山文化遗址,出现套间房址,普遍有石灰质的地面表层,结构上已经有承重柱列,有的经夯筑加工。
早期原始建筑
原始社会晚期,有些地区开始使用青铜器和铁器,加工木石的能力提高了,出现纪念性的巨石建筑,比如祭奉太阳的石柱,环状列石和埋葬者的石室。而某些地区有椭圆形平面的神庙,早期石室较小,后期石室形如甬道,大的长达20米。石柱是直立的圆柱形石块,高达20多米,重300余吨。原始社会末期,建筑艺术开始萌芽发展。各部落在建筑物上涂抹鲜艳的颜色,有的部落建筑还有复杂的装饰性雕刻,对建筑物环境规划布置开始注意风格和装饰。
帐篷
草屋
夏商建筑
夏朝建筑最早是河南偃师出土的二里头遗址,二里头遗址早期属夏文化,晚期属早商文化。据载,夏末桀居斟寻,二里头遗址可能就是夏桀的都邑斟寻,发掘出的二里头文化遗址有宫殿建筑基址,作坊遗址和墓葬等,并且出土大批的遗物。
二里头宫殿建筑遗址共发掘两座,1号宫殿庭院呈缺角横长方形,东西108米,南北100米,在整个庭院范围用夯土筑成高出于原地表的平整台面,建筑上大量应用夯土技术。遗址也未发现瓦件,殿顶应覆以茅草,前方是平坦的庭院,院南沿正中有大门一座,中间围绕殿堂和庭院的四周是廊庑建筑。
夏朝宫殿
商朝都城
位于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是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占地面积约24平方公里,东西六公里,南北四公里。大致分为宫殿区,王陵区,一般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和奴隶居住区,城市布局严谨合理。当时是全国政治与经济或文化中心,是一处繁华的大都市。宫殿区有54座王宫建筑基址,是殷都城内经过多次修建的一项宏伟工程。解放后,在殷墟宫殿区遗址上,发现苑内建有仿大殿,檐柱上雕以蝉龙等纹饰图案。
商朝宫殿
周原遗址经过勘探发掘,发现四座宫殿建筑基址。其中,齐镇云塘宫殿基址处于周原中部,凤雏建筑基址处于西北部,召陈宫殿建筑基址在东南部,这四座宫殿建筑基址最为完整。
周朝宫室
秦汉建筑
经商周初步形成某些重要艺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秦汉统一促进了中原与吴楚建筑文化的交流,建筑规模更为宏大,组合更为多样化。秦汉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祭祀建筑和陵墓为主。到汉朝末年,又出现了佛教建筑。都城规划由西周的规矩对称,经春秋战国向自由格局转变,又逐渐回归于规整,到汉末以曹操邺城为标志,完成这些变化过程。宫殿结贪苑,规模非常巨大,祭祀建筑是汉代的重要建筑类型。
咸阳宫
秦都咸阳,始建于战国秦国时期。宫殿北依毕塬,南临渭水,咸阳宫东西横贯全城,居高临下,气势非常雄伟。解放后,在宫殿区中心部位发掘出咸阳宫一号宫殿遗址。宫殿遗址东西长60米,南北宽45米,高出地面6米,利用土塬为基加高夯筑成台,形成二元式的阙形宫殿建筑。
阿房宫
阿房宫是秦国修建的朝宫,始建于前212年,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秦朝四大工程,被誉为天下第一宫。它是中国统一的标志性建筑,位于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王寺街道。前207年赵高作乱,将秦二世劫持在望夷宫,逼迫二世自杀。阿房宫最终停工,直到秦帝国灭亡。阿房宫虽然没有完全建成,但其余附属建筑阿城等仍然存留很长时间。阿房宫又称阿城,因地靠近长安,后来成为历代战争屯兵的地方。1956年阿房宫遗址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阿房宫遗址
魏晋南北朝建筑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生产的发展比较缓慢,建筑风格出现有那样多生动的创造和革新。,由于佛教传入引起佛教建筑的发展,出现高层佛塔,并带来印度及中亚一带的雕刻和绘画艺术,使石窟和佛像,壁画等出现巨大发展,而且影响到建筑艺术,使汉代的建筑风格变得更为成熟或圆淳。从东汉末年经到南北朝,是中国历史战争破坏比较严重的时期。
佛塔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龙门由大禹治水中所开凿,石窟则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代,终于清末。历经长达1400余年,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石窟。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建造时采用大量彩绘,如今大多褪色。
龙门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主要有武则天根据容貌雕刻的卢舍那大佛,孝文帝为冯太后凿古阳洞,兰陵王孙于万佛洞造像,李泰为长孙皇后造宾阳南洞等。经历天竺,新罗,吐火罗等国开窟造像,发现有欧洲纹样,古希腊石柱等,堪称全世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石窟。龙门石窟的艺术呈现出中国化的趋势,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不仅对国内其他石窟的开凿产生重要影响,甚至东亚朝鲜,韩国等国均受其影响。
龙门石窟
寺庙建筑
唐宋时期的寺观建筑有许多特点,是建筑布局上更加自由灵活。在佛寺中不受寺庙规制的限制,佛殿,僧堂,库房等都可以自由组合。在道观中,有很多是自然风景式的布局,有的还具有一定的园林特色。是寺观建筑技术水平也有很大提高,不仅从木结构向砖石结构过渡,而且普遍采用斗拱,最典型的例子是少林寺和武当山。寺观建筑风格趋向多样化,虽然寺观建筑等级不高,建筑还是很精致美观的。
武当山
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长安城晋昌坊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朝永徽三年,玄奘为了保存由天竺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大雁塔,最初有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固定为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长25.5米。大雁塔作为唐朝最早的四方楼阁式砖塔,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建筑形式传入中原地区,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凝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大雁塔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雁塔
隋唐建筑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高潮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隋唐时期建筑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开朗,舒展而不张扬,正是时代精神的完美体现。自唐高宗和武后时起,至玄宗前期,经济持续发展,文化科技成就辉煌,国势进入极盛期,开始进行较大规模建筑活动。662年唐高宗在长安兴建新宫大明宫,这是唐代所建最大的宫殿。
大明宫
大明宫,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位于唐京师长安北侧的龙首原,是唐长安城三座主要宫殿三大内,包括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又被称为东内。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是唐帝国最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群,也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宫殿建筑群。
大明宫始建于634年,占地面积约3.2平方千米,可分为前朝和内庭两部分,前朝以朝会为主,内庭以居住和宴游为主。前朝的中心为含元殿,宣政殿(中朝)紫宸殿,内庭有太液池,各种别殿、亭等30余所。大明宫监造者是司农少卿梁孝仁,被任为建筑工程总指挥。634年新宫建设开始,取名永安宫,次年更名为大明宫。同年五月唐高祖驾崩于大安宫寝殿内,大明宫建设随即中止。唐高宗即位后,常年居住在太极宫内。662年营建大明宫,皇室从太极宫迁入大明宫,从此成为唐朝政治中心的序幕。1961年3月大明宫遗址被国家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在大明宫原址建立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201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明宫遗址
唐宋建筑
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建筑发展最成熟和繁荣时期,唐宋时期不仅有大量的优秀木构建筑遗存,而且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建筑师和杰出的建筑作品。皇宫建筑体系是由宫城和皇城构成的,宫城是以皇帝居住为中心,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500米,周长约10公里,最高处达到50米。
宫城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前为神宫,后为皇城,内城为宫城。皇城为皇宫主要部分,东西宽约500米,南北长约650米,内城位于皇城西南隅,呈长方形。皇城内建有太庙、社稷坛和各种宗庙,是国家祭祀的重要场所。太为皇家祭祀祖先之所,社稷坛在皇城正殿前,国家举行重大典礼和祭祀祖先的地方,而宗庙则为皇族中亲属,这些建筑位于皇宫之内,彼此间由皇城和宫城相隔。唐宋时期的祭坛建筑分为祭天、祭山川三种,分别位于都城的南、东、北三面。
唐朝宫殿
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始建于495年,孝文帝为了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落迹传教而兴建的寺院,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取名少林寺。占地面积约57600平方米,现任方丈是第33代嗣祖沙门释永信。少林寺是禅宗的发祥地,还是中国功夫发祥地,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少林寺
开封府
位于河南开封市包公东湖,北宋京都吏行政,司法的衙署,被誉为天下首府。开封府又称南衙,建于907年,五代时期以汴州为都城,号称东都。将汴州升为开封府,下辖15县。923年后唐庄宗迁都洛阳,改开封府为汴州。938年以开封为都,称东京,洛阳称西京,汴州复升为开封府,951年复以汴州为东京。960年陈桥兵变后,以开封为国都,称东京。开封府建置不变,辖区16县,包括开封,祥符,尉氏,陈留,雍丘,封丘,中牟,阳武,延津,长垣,东明,扶沟,鄢陵,考城,太康,咸平。
汴梁城
从960年到1127年北宋灭亡,东京历经9个皇帝。金代时期置行台尚书省于汴京,并设汴京路开封府,管辖15县。北宋开封府共有183任府尹,尤以包公而驰名中外。重建的开封府,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同碧波荡漾的三池湖水相映衬,形成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秀美景观。
开封府
元朝建筑
元代建筑工程技术低落,依赖汉人工匠营造。元代建筑特点是粗放不羁,在金代盛用移柱,减柱的基础上,大胆地减省木构架结构。元代木构多用原木作梁,因观粗放。元代建筑多用白色琉璃瓦,属于蒙元建筑特色风格。此时,经济与文化发展缓慢,建筑发展处于凋敝状态,大部分建筑简单粗糙。由于元朝统治者崇信宗教,尤其是藏传佛教,这时宗教建筑异常兴盛,妙应寺白塔就是由尼泊尔工匠设计建造的塔。漳州桥位于福建龙溪县,建于元代,为福建省常见形制。
白塔寺
明清建筑
建筑方面,明清到达中国传统建筑一个高峰,呈现出形体简练而细节繁琐的形象。式建筑由于斗拱比例缩小,出檐深度减少,柱比例细长,梁坊比例沉重,屋顶柔和的线条消失,呈现出拘束但稳重严谨风格,建筑形式精炼化。
明清时期,式建筑已完全定型化和标准化。由于制砖技术的提高,此时期用砖建房屋猛然增多,且城墙基本都以砖包砌,大式建筑出现砖建的无梁殿。由于各地区建筑的发展,使区域特色开始明显。在园林艺术方面,清代园林有较高成就,闻名于世的是苏州园林。苏州园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境内古典园林总称,苏州古典园林溯源于春秋,发展于晋唐,繁荣于两宋,全盛于明清时期。苏州素有园林之城美誉,私家园林始建于前6世纪,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现存50多处。苏州园林展现了中国文化精华,在世界造园史上具有独特历史地位和重大艺术价值。其中,主要以拙政园,留园为代表的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
苏州园林
福建土楼
主要分布在福建西南部适宜大家族居住的,具有很强防御性能,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利用未经焙烧的土并按比例的沙质黏土和沙土拌合而成,用夹墙板夯筑两层的房屋。土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形式,称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土楼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生土与木结构相结合,并不同程度地使用石材大型民居建筑。福建土楼建筑有3千余座,分布在福建龙岩永定县,漳州南靖县和华安县。
福建土楼
明清佛塔
佛塔多种多样,而且形式众多。在造型上,塔的斗拱和塔檐很纤细,环绕塔身如同环带,轮廓线也与以前不同。由于塔的体型高耸,形象突出,在建筑群的总体轮廓上起很大作用。飞虹塔在山西洪洞县城东北广胜上寺,为国内保存最为完整阁楼式琉璃塔。塔身外表通体贴琉璃面砖和琉璃瓦,塔始建于汉代,屡经重修,现存为明嘉靖六年重建。
民居建筑
北京四合院作是北方合院建筑代表,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有游廊联接。四合院是封闭式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由于院落宽敞,可以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居住者享有舒适住房条件。内宅是由北房,东西厢房和垂花门四面围合起来的院落,形成一明两暗的格局。
四合院
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祁县乔家堡村,始建于1756年,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三面临街,是一座北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古宅。乔家大院陈展有5千多件珍贵文物,陈列有农俗,人生仪礼,衣食住行、商俗及民间工艺等,还设立有乔家史料和乔家珍宝等陈列。
乔家大院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设计精巧,体现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称为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
乔家大院
近代建筑
中国近代建筑时间范围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为止。这个时期建筑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或新旧接替过渡时期,这是建筑发展史上急剧变化的阶段。19世纪中叶,除了北京圆明园西洋楼,广州十三夷馆及教堂等少数西式建筑外,也没有接触西方建筑文化。鸦片战争后,各种形式西方建筑出现,使建筑风格产生变化。
新建筑体系包括从西方引进和自身发展出来的新型建筑,具有近代的新功能,新技术和新风格,其中引进的西方建筑,也不同程度地渗透着中国特点。这个时期,中国近代居住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主要类型已大体齐备。水泥,玻璃,机制砖瓦等近代建筑材料生产能力有了初步发展。采用较多的砖石钢骨混合结构,初步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辛亥革命后,在国外学习建筑设计的留学生学成归国,诞生了第一批建筑师。
天津原汇丰银行
近代建筑主体结构大致可分为砖木混合结构、砖石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钢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三种基本形式。最先采用的是砖石承重墙,砖石拱券,木梁楼板和木屋架构成的砖木混合结构,所用材料仍是传统的砖石与木材。中国近代建筑主要有下述三类:居住建筑,独户型住宅和多户型住宅。
近代中国农村,集镇,中小城市和大城市旧城区,仍然采取传统住宅形式。新的居住建筑类型主要集中在都市部分地区,这种新的住宅有独户型,联户型和多户型等基本形态。1900年前后出现独院式高级住宅,内设客厅,卧室,餐厅,书房等,设备考究,装饰非常豪华,居住者主要是外国员和资本家。多户型住宅包括里弄住宅,居住大院和高层公寓三类,大都是由房地产商投资统一建造,分户出租或出售。
近代工业建筑
出现各种近代工业建筑,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①木构架厂房, 采用木构架结构。②砖木混合结构厂房,以砖墙,上立木屋架的砖木混合结构厂房,19世纪中型厂房最通用的形式。③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厂房,普遍应用于机器厂和纺织厂等工业建筑。多层厂房是最普遍形式,也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有框架,无梁楼盖和混合结构三种形式。20世纪出现许多纺织厂及卷烟厂等主要车间和仓库都向多层发展,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厂房较为常见。
公共建筑
近代各种类型的公共建筑,19世纪下半叶陆续在中国出现,到1930~1937年,其类型已相当齐全。主要有行政建筑和会堂建筑,金融建筑和交通建筑,火车站建筑,文化教育建筑,商业服务业建筑等风格。20世纪20年代前建造的行政建筑和会堂建筑,主要是外国使领馆,工部局,提督公署类的办公用房和清政府新政活动机构,阀政权咨议机构以及商会等建筑。这类建筑仿照资本主义国家建筑,布局和造型脱胎于欧洲古典式,宫殿和府邸通用形式,近代建筑都有这种特色。
国民党政府在南京和上海等地建造办公楼和大会堂,比如上海市政府大楼,南京外交部大楼,交通部大楼,南京国民大会堂等,这些都是建筑师设计近代功能民族形式的建筑。其中,金融和交通建筑包括银行,交易所,邮电局,火车站,汽车站等。银行为金融机构,控制着社会经济的命脉。上海汇丰银行建于1921年,至1923年完工,高达8层,采用钢结构而模仿砖石结构造型,显示建筑宏伟威严的气势。
上海光大银行
火车站建筑
火车站建筑外观多移植国外建筑形式,建于1898年的中东铁路哈尔滨站,流行于俄国新艺术运动风格。济南火车站,是仿中世纪后期德国风格。这两个火车站以及京奉铁路北京站和京奉铁路沈阳总站等,建筑水平大体相当于国外火车站。铁路车站,俗称火车站,是供铁路部门办理客运,货运输业务和列车技术作业的场所。站台粗略地分岛式站台、侧式站台、港湾式站台、跨站式站房、特殊车站和号志站。早期车站通常是客货两用,这类车站如今仍然存在。在欧美国家,货运一般集中在主要的车站。大部分铁路车站都是在铁路旁边,或者是路线的终点。部分铁路车站除了提供乘客及货物上落外,有供机车及车辆维修或添加燃料的设施。
火车站
文化教育建筑
近代文化教育建筑包括博物馆,图书馆,大学,中小学,医院,疗养院,体育馆,公园以及各类纪念性建筑等。国民党政府设立博物馆和图书馆以及营造的纪念性建筑,明文规定采用中国固有形式。北京燕京大学,北京图书馆,北京协和医院,南京中央博物院等,都是近代民族形式建筑。
商业服务业建筑
这类建筑在近代公共建筑中数量最多,而且分布面最广,同广大城市居民关系最为密切,分为旧式和新式两类。
①旧式商业服务业建筑一般沿用传统建筑形式,适当采用新材料进行局部改造。一般百货店、西服店、理发馆、照相馆等多采用扩大出入口,开辟玻璃橱窗,突出招牌和模仿洋式门面的方式。大型绸缎庄,澡堂,酒馆等,除了改造门面外,还在四合院楼房天井上,加带天窗的钢架天棚,把庭院变成室内营业空间,同周围楼房营业厅串连起来。这种建筑是利用旧房改建而成的,后来新建商店也采用,北京谦祥益绸缎庄就是这种实例。大型的综合性商场,突破旧商店的独立布局,在密集的纵横街弄上面搭盖屋顶,下面设店摆摊,把露天街弄变成室内营业面积,形成聚集成片的大型商场。
②新式商业服务业建筑包括大型百货公司,大型饭店,影剧院,俱乐部等,是近代城市商业区规模最大,建筑艺术面貌突出的建筑。这类建筑中不少是多层,高层或大空间,高标准高楼大厦。上海大新公司后改为第一百货公司,1934年建造,是这类建筑中规模较大,设计水平较高的实例。
现代建筑
20世纪初至今,现代建筑曾被称为新建筑,也就是当代建筑的基石。中国现代建筑代表有: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中国国家大剧院,上海中心大厦,哈尔滨大剧院,广州电视塔,上海东方明珠,湖州喜拉登酒店等建筑。现代建筑指的是从1949年至今的建筑活动,分为五个时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计划时期(1953~1957)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设计革命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时期。
重庆人民大会堂
1980年后出现建筑史上第一个营造高层建筑热潮,高层办公楼主要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和经济特区,代表性的是北京国际大厦,上海联谊大厦,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其他地方兴建了一些多层办公楼,高层建筑可以节约用地,但设备不完善会带来一系列使用问题。其中,广州白天鹅宾馆,上海龙柏饭店,上海宾馆等,是这类项目优秀代表。
东方明珠
农村建筑
农村建筑是农村居民点房屋和附属设施的总称,主要包括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生产性建筑3大类。是农村居民组织家庭生活,开展公共活动,从事农业,工副业生产等场所。由于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族习惯不同,农村建筑的内容和形式也有差异。农村建筑主要包括住宅,店铺,祠庙,作坊,衙署以及娱乐设施等,一般居民建筑都较简陋。
农村住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生产关系变化和生产力发展,农村建筑内容包括住宅外,行政,文教,卫生,商业性建筑,以及饲养,加工等生产性建筑日益增多。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出现温室,塑料棚,养禽场,养猪场,仓库,厂房等生产性建筑。各种建筑设计和结构有很大进步,满足农村居民物质文化需要,逐步缩小城乡的差别,具有历史重要积极意义。
农村房
别墅住宅
属于改善型住宅,在郊区或风景区建造,以供休养用的园林住宅,用来享受生活的居所。除了居住基本功能以外,更主要体现生活品质及高级住所,也是独立的园林式居所。追溯其起源,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别墅,包括有帝王行宫,将相府邸,富商巨贾,地主乡绅的山庄和庄园。别墅在国外出现很长的历史,西方意义上的别墅主要是指国外工业革命后的开发理念。地理位置和功能不同,划分为森林(山林)别墅,临水别墅,牧场别墅,庄园式别墅等。别墅划分为5种:独栋别墅,联排别墅、双拼别墅、叠加式别墅和空中别墅。联排、双拼以及排屋等住宅不属于别墅范围,被列入高档住宅范围。
别墅住宅
吉尼斯世界纪录
- S.H.E.遭疯狂男人现场拆台吓呆了 Selina保护林宥嘉
- 林熙蕾老公送爱玛仕林熙蕾的个人资料 林熙蕾
- 连姆·尼森冷血追击9月上映_父爱深沉热血复仇故
- 单眼皮眼线液的画法
- 千古之谜:埃及艳后到底是怎么死的?
- 呼和浩特陈兴国:他的故事与影响力如何
- 李斯羽现在男友?2025-06-12这一天的快乐大本营
- 荒艺术表现方式解读:内涵外延概览与理解角度
- 京东员工纷纷离职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 琼瑶电影燃烧吧火鸟
- 艾尔之光私服,如何安全进入并体验游戏
- 北京电子产品采购批发指南
- 世界上最大的猴科动物-山魈(外形奇特的它们身长
- 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瞬间你错过了吗
- 马勒戈壁第一季:如何未知世界的神秘魅力
- 中山市镇:生活指南与之旅